大学毕业之后的日子,日子过得很浮躁也很混乱,心像被什么东西吊着,以前最讨厌的安稳感,如今而言却是最奢侈的愿景。我没有旅行计划,本身是随性的人,又是一时兴起,于是成全了我之后几天旅行的风和日丽!
人说,当你决定背上背包,迈出双脚的刹那,你的旅行已经完成了整个过程最难的一部分。是这样,当我在车站听见钟楼敲出午夜整点报时那声清脆的铃声后,我知道,也许,一个奇妙故事就要开始了。我跟我自己说,慢下来,不要忙着赶路,生命本已仓促,何苦再来催赶,一切在即将感受或者正在感受的路上,这就是旅行最大的意义。



大同仿古步行街给人以现代时尚气息夹杂古典历史沧桑感,这样的街道,大多数的古城中都有,街道两边是一些有特色的商店,饭店,服装店。小吃街也位于这里,里面的小吃算不上地道,但是对于这个城市的路人甲,足以。位于仿古街森马服饰交接路口。
【美食推荐】
肚子容量有限,只能品尝几样:
大同黄糕(是用当地特有的黄黍做的),没什么味道,但是Q性和糯性很强,像我这种面食的疯狂追求自然不能放过。配上一碗大烩菜,很有山西人豪放的范儿。
压豆面和刀削面,大约都在5、6块左右的价格。大同刀削面面条劲道,入口嚼劲十足,压豆黄面虽嚼劲欠缺,但是地道的粗粮口感还是让我有点小惊喜,尤其是配上大同的豆干吃,味道独特。
【住宿推荐】
大同青旅位于此街中段上,是众多背包客,驴行者在大同住宿的首选。分标准间,双人间,单人间和多人间(也就是床铺)价位也各有不同,位置不错。
在这条街的尽头,毗邻大同五中,有一家叫做和泰粗粮的饭馆,在那里你可以品尝更多的大同小吃,比如,粉羊杂,兔头,黄糕炖肉等等,环境不错,价格也很平民。
走过大同仿古街,在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风景:一家家具有山西特色,正在营业的店家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些房屋不同于我们江浙一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大同九龙壁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和阳街,建于明洪武年间,一说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代王府的照壁;亦有认为九龙壁并不是照壁,而是将王府与周围民房隔离开来的装饰性的临街建筑。
我一个人,不孤独,我带着我,不一样的我,安静的游走,停泊。当你一个人在迷宫一样的陌生城市,你会觉得世界是你一个人的,你也会觉得世界自始至终都和你没有半点关系。
今天最后一站,前往大同古城墙。触摸那些青石砖的时候,你能感受到的斑驳和曾经似乎像有魔咒,瞬间铺展开来。
我站在古城墙上,看城下的拥挤的人群,穿梭的车流,看远处或新或旧的陌生城市,忽然理解这么一句话:永远不要企图和一个城市较真,城市每天都是新的,而今日的你再也不可能遇见昨日的你。你能做的,是好好做现在的自己,走好脚下的路。游人很少,我一个人躺在古城墙上,正午的阳光没那么温柔,可是我依旧闭起眼睛,感受它,也在感受我自己。我在这里写下今天的日记,当傍晚的夕阳爬上城楼的时候,我回首,给个大同深深的一吻,路过一座城像路过一个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悄悄掠过你的心,在某一个瞬间,你忽然从它身上明白某个时刻你不明白的事。
比如我,终于明白,所谓的现世安稳,无非是,和我做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包括孤独。

大同城墙位于今大同市城区,因城墙遗迹依然明显,在绝大多数现代版的大同地图上仍有标注。大同城筑邑历史应该说相当悠久了,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因此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最后完工的大同镇诚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青砖,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0.8米、厚0.5米的砖垛,垛间距0.5米,共580对垛子,据说代表了大同当时所辖的村庄数。大同镇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每个门又各有瓮城。
新建之东城墙(在遗址上新建)长1800米、高12米。东门瓮城和月城,上建一座门楼、一座箭楼、一座月楼。瓮城墙体长700米,高12米,加上城楼,整高28.5米。2009年12月完工。 以瓮城为中心,向南北两边望去,城墙各有6处突出部分,俗称城墙垛子。每个垛子上面各建有一座木楼,称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