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5月2日电(记者荣启涵、屠国玺)“五一”假期,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陇南春光正暖,满山花开林间。在武都区裕河乡,老谭又被邀请去给村里一对新人主持婚礼——当地最传统的“女娶男嫁”婚礼,就和二十多年前他自己的婚礼一样。 与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不同,在陇南市武都区和康县部分乡镇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数民族风俗,而是极为少见的汉族特殊婚俗。在这里,“男到女家,更名入籍”。 说起自己当年的婚事,老谭显得很自然。今年51岁的老谭,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身份证上的谭金明,另一个是他婚后随妻的名字“王应明”。 按照当地的婚俗,有中意的对象后,女方会委托村中有威望的长者去男方家提亲,前后要去三次并有约定俗成的流程。彩礼多是米、面、肉和土酒,并要给男方备好几套新衣物。正式婚礼在订婚后半年左右,男方穿戴喜庆,骑马随女方迎亲队伍离开“娘家”。 在这里,每家户口簿上的户主都是女人,家家户户执行着“留女不留男”的传统,即把女儿留在家里照顾老人,把男孩嫁出去。在婚礼上,男子便改换女家给的新姓名,从此便成为族内成员。 自然,孩子也大多随同妻姓。这种由女子来传递香火,延续血脉的现象十分罕见,对此谭金明倒是十分坦然:“当地男人从不会因此而觉得难为情”。 在这闭塞的秦巴山区深处,既没有少数民族,也没有文献记载,为何会在汉族村镇出现这样的习俗? 当地许多上年纪的老人表示,这与太平天国历史有关。根据当地流传的故事,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失败后,扶王陈得才等人远征西北以牵制清军,征战陕、甘途中多次经过陇南。后因战斗惨烈,其中一支部队逃至大山深处,以“嫁入”当地女方家的方式改姓换名隐藏下来。 有人认为,康南八个乡镇缠头、束腰、绑腿的习惯,便是太平军战士当年便于作战的遗风。不论传说真假,当地确有供奉“洪”姓画像的传统。紧邻裕河乡的康县,恰好有一个“太平乡”。 “这个风俗也符合当地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裕河乡乡长王源德说,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山高林密过去常有野兽出没,而当地特产多在山间。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也为茶园劳作和林间采摘的需要,女子会从外地招揽青壮年以顶立门户。 没有人能说清“男嫁女娶”的习俗究竟始于何时,但在康县南部阳坝、太平和武都裕河一带,这项婚俗已祖祖辈辈流传多年。即使在交通畅通、信息不再闭塞的今天,当地人已经了解到外面普遍实行“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但依然没有影响这一传统婚俗完好地延续下来。 作为“过来人”,谭金明认为,除了乡土社会的延续性之外,这一婚姻形式在当下还有其积极的意义。在当地,家中“娶”过女婿的老人表示,女儿细心周到,留下能更好地照料老人。而招个好女婿,还能一好变两好。 谭金明解释说,虽然儿子“嫁”出去,但并非不再管父母。当地人家多采取“两处管业”模式,“婚后夫妻二人均享有原家庭的财产分得权,也同时要承担双方老人、家业的照管之责。” 裕河乡党委书记李巍巍说:“这种婚姻形式虽然特别,但并不落后,甚至还能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社会意义”。“女娶男嫁”打破了西北许多农耕区重男轻女的思想,间接体现了男女平等,帮助消除性别比例失衡。现实中,这种模式让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地位,有效减少了家庭暴力的发生,也减少了婆媳、姑嫂矛盾。 谭金明已经做了四年多的婚礼主持,令他欣慰的是,如今当地80%以上的年轻人仍然延续“女娶男嫁”的婚俗。“形式简单了、彩礼变化了,但婚姻中互敬、互爱、互助的和睦之风没有变”。 |
GMT-5, 2024-11-25 12:23 , Processed in 0.08425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