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多伦多东门网

搜索
多伦多东门网 首页 娱乐猎奇 查看内容

毛泽东蔡和森高岗子女俄罗斯再见(组图)

2008-5-2 17:4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1| 评论: 0|原作者: webposter|来自: 中国新闻网

5月1日,毛泽东之女李敏(前排左二)和其他当年曾在此生活学习的中国“国际儿童院”,专程从北京来到俄罗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参加建院75周年庆典活动。中新社发田冰摄

5月1日,在俄罗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庆祝建院75周年之际,毛泽东之女李敏再次来到当年学习、生活的地方,参加庆典活动。图为李敏与国际儿童院昔日的同学朋友久别重逢。二战期间,大批中共领导人和革命烈士的子女在此学习生活。中新社发田冰摄  

  中新社伊万诺沃五月二日电 五月的俄罗斯,阳光明媚,白桦起绿。坐落在伏尔加河上游的伊万诺沃“斯塔索娃国际儿童院”迎来自己七十五岁生日,来自中国等三十一个国家的数千名毕业生及其亲属欢聚的笑声,打破了校园里素有的宁静。

  毛泽东之女李敏,蔡和森之女蔡转,邓发之女邓金娜,高岗之子高毅,李范五之子李多力等十四位当年在此度过难忘童年时光的中国毕业生专程赶来贺喜。当年,他们还是懵懂的孩子;如今,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小的亦是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了。

  追寻童年的红色记忆

  斯塔索娃国际儿童院是当年由苏联政府创办的专门抚养、教育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烈士后代的学校,意共陶里亚蒂之子、西共伊巴露丽之女和南共铁托之子等都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其中来自中国的孩子最多,前后达一百多人。目前该校仍有十一个年级的数百名学生在此就读,主要来自俄罗斯及其它独联体国家。

  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对记者说,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母亲当年生活、求学的地方,也是母亲六十多年来第一次回到母校。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得到七十五周年校庆的消息以后,母亲非常高兴,早早就开始准备行程。“国际儿童院对于我们全家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不仅妈妈曾在这里生活学习,我的两个舅舅(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和次子毛岸青)也曾经在这里学习。”

  孔东梅说,她陪着母亲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周围走了走,重温当年的记忆,而她自己的感受也非常深。“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两个国家和人民友好历史和深厚感情。我也是带着缅怀的心情,探访的心情,寻根的心情来的。”

  “我的祖国在东方”

  郑女士则是专程来为母亲郑耀华了却心愿的。郑耀华一直想回母校看看,但于去年不幸去世,未能亲眼看到今日的盛况。除了替母亲参加校庆,郑女士还带来两台笔记本电脑要捐赠给学校,因为担心丢失,郑女士几天来一直将沉重的电脑背在身上,片刻不离。

  郑女士说:“从俄语、苏联文学艺术到生活方式,妈妈在童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完全是苏联式的,但是妈妈他们这些‘国际儿童院人’长大后并没有成为只保留东方人外貌特征,却完全被苏联化的‘黄香蕉’。除了高年级中国学生的楷模效应外,儿童院的老师也教育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祖国。”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大家庭。他们在这里走过了共同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共同的道德观念,并在他们每个人身上打下了共同的烙印——“国际儿童院人”。尤其是二次大战期间,他们和苏联人民一道,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但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忘记自己的祖国,儿童院当年还把大家按国籍分班,每周由各国自己的老师讲授母语和历史文化。很多中国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照片上认识了自己父母,了解父辈为之奋斗、献身的伟大事业。

  郑耀华在儿童院生活学习了六年,一九五一年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金质奖章,并考入莫斯科大学继续深造。大学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中国,报效祖国。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记者田冰)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多伦多东门网

GMT-5, 2024-11-24 18:32 , Processed in 0.2861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