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有近四成的受访学生认为家长每月给的生活费不够花。那么,大学生消费现状究竟如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和特点,又折射出哪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 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成新趋势 “现在大学生的消费已不仅限于吃饭、学习。”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张鑫看来,每个月除了必要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支出外,美容、旅游、健身也是开支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行走中开阔视野,让身体和精力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张鑫的支出方向也在记者的调查中得到了印证。记者了解到,目前“社交与娱乐”和“形象消费”已成为大学生群体消费的主要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消费方向不再局限于日常的吃穿上,而是将更多花费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视野以及精神享受方面。这些并不是爱慕虚荣,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采访中不少受访大学生这样认为。 对此,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韩成福分析认为,“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是相呼应的,个性化、多元化已成为其显著特征。而且,很多高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都是大学生群体消费习惯改变的必要因素。” “相较于当前大学生消费习惯的改变,大学生之间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所存在的差距,更应该引起重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院院长嘎日迪表示,“来自五湖四海、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们聚到一起,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方面的差距,对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会引发非常多的问题。”存在追时髦、爱面子等现象 那么就消费心态而言,当前大学生消费呈现怎样的特点?“大学生消费过高”问题是否真的普遍存在? 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从总体来看,尽管有部分同学存在追时髦、爱面子、重时尚等现象,但大部分同学还是将费用花在了必要支出上,如学业、自我提升、求职等方面。“其实,因为费用支出的增多,倒逼学生们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兼职和参与社会实践,这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财富观、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一位高校老师这样看待这一问题。 来自我区某高校传媒专业大四的王同学表示,自己每月的消费并不低,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要完成学业。“我们是学编导专业的,平时完成作业需要自己支付拍摄费用,一般小一点的作业需要1000元,拍摄5分钟视频则需要6000—10000元不等的费用,这些都需要由小组成员分摊。” 小王说,为了满足这一部分的开支,自己平时会去公司和电视台兼职,或接一些师哥师姐介绍的“活儿”,写写策划案,增加一些收入来源,“和过去不同,现在很多专业就是比较‘烧钱’的,我觉得没必要‘过度紧张’。” “对不同时代大学生消费绝对值加以比较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嘎日迪认为,如果说多年前大学生消费渠道比较单一、呈线性的话,当下大学生的消费渠道则呈扇形。真正需要留意的是,这个扇形是大扇形还是小扇形,其方向和取向分别是什么,在相对同质化的消费行为中是否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比如说,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在1500到2000元这个区间,那么这个消费就是相对理性的。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的同学,要依据国家政策,结合社会力量,给予必要而精准的帮扶。如果有个别学生高到了5000元,甚至8000元,就需要引起关注,并加强理性引导了。”一位高校老师表示。 |
GMT-5, 2024-11-29 13:44 , Processed in 0.07836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