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带给我们极大便捷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隐私被侵犯的风险大大增加。相关统计显示,七成左右的网民认为包括姓名、手机号、电子邮件、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在内的个人身份信息以及网上活动信息泄露情况最严重。因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为公民个人信息织牢“安全网”。对于军人而言,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身份信息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窃取,损害的就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甚至危及国家和军队的安全。本期策划着眼当前网络信息安全遇到的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对官兵工作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安全提示,提高个人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 什么是公民个人信息? 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刑法相关规定中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个人信息通常分为以下几类: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生日、性别、籍贯、民族、学历、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个人证件信息,如身份证、工作证、驾驶证、户口本、出生证、毕业证、结婚证、护照、房产证等;个人通联信息,如家庭电话、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单位地址、电子邮箱、QQ号、微信号等;个人财产信息,如家庭房产、车辆、保险情况、收支记录、银行卡号、网银账号、支付宝账号等;个人健康信息,如血型、指纹、身体特征、医疗记录、基因信息等;个人网络习惯与上网行为,如网络登录账号、游戏账号、网页浏览记录等;个人社会关系,如家庭成员、亲属、同学好友信息等;个人位置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和活动轨迹等方面信息;还有个人不愿被公开浏览、复制、传递的照片、录像、各类文档等个人文件数据。 |
GMT-5, 2024-11-29 17:52 , Processed in 0.07546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