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多伦多东门网

搜索
多伦多东门网 首页 中国新闻 查看内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2018-6-13 19:45| 发布者: 云冈山人| 查看: 258| 评论: 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前几天闲来无事,翻看一老同学的朋友圈,发现她的更新停留在半年以前。心里有些担心,便给她发了条微信:好久不见你发朋友圈,没什么事吧?

  过了一会儿,她给我回复:没什么事,挺好的,只是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以前,她是很爱发朋友圈的,会真诚地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可是慢慢地事情就发生了改变。

  她30岁,未婚,自己很享受这种状态,但别人却不理解。每次一发朋友圈,评论里全是:你怎么还不结婚啊?到了你这个年龄,就别太挑了。

  发旅行照,会有人说:赶紧结婚,这种地方最适合蜜月行;

  看综艺节目,说被某个明星宝宝圈了粉,会有人说:赶紧结婚,自己生一个多好……我看到满屏这样的评论:

  这姑娘,可能是个傻x吧。

  就这智商,还有脸出来写文章。

  我觉得三岁小孩的情商都能秒杀她。

  因为文章中提及了自己已婚,也写了我老公在沟通上的高技巧,所以我还收到了这样的评论:

  她老公怎么看上她的,想对她老公说一句,赶紧和她离婚吧。

  老公不错,就是眼瞎。

  这种女人也能嫁出去?!

  各种各样极尽侮辱的字眼,如刀子一样,剜进我的心里。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语言是可以杀人的,虽不见血,但诛心。

  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是,我差不多半年不再敢写东西,也不敢再微博上说任何话而且,变得极其敏感和自卑,觉得全世界没有人喜欢我。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自我疗愈那些恶意评论带给我的伤害。但也留下了后遗症:始终不敢轻易发微博。

  总之,不管她发什么,大家都能扯到结婚这件事,而且那些评论仿佛全在告诉她:她是不正常的。久而久之,那些关于单身亦精彩的自信,随着发朋友圈次数的增加,渐渐消失殆尽了。

  她开始变得自卑,因为她发现,虽然她仍然发着朋友圈,但她已经在圈外了。

  她最终退出朋友圈,因为不想再被别人指指点点,更不想因为他们的评论,而影响自己对人生的判断。不光是我,这些年,很多人都在经历着网络暴力事件。

  比如去年,有个女孩因为在地铁等车时,蹲在了地上,而被千千万万个不认识的人指责没教养,一直被骂到上了微博热搜;

  比如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选择关闭了评论;

  比如,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的一个作家朋友,因为读者的意见和他不一致,而被骂到被迫关了留言。

  曾经有人问我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发朋友圈?我想这就是原因:有些人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他人,却毫不自知,自己的肆意评论,已经造成了伤害。

  为了避免更大伤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从大圈子里抽离出来,蜷缩在无人打扰的角落里,孤独地舔舐伤口。

  我把她的经历称之为语言暴力。

  而这样的语言暴力,我也承受过。

  两年前,我刚开始在网络上写文字,其中有一篇关于如何沟通的文章,成了当年的爆款。我在那篇文章中,很真诚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20来岁时所犯过的沟通上的错误。

  我把那个不通透的、没眼力价儿的、情商欠费的自己展现给每一个人,是希望大家能从我的失败中,总结出一点良好的沟通技巧。

  然而,文章发在微博之后,一万多条的评论里,只有极少数人在讨论沟通技巧,其余的大部分人,在做着另一件事:辱骂我。这就是TED演讲里,米歇尔·苏利文所说的:如果我们不能相互理解,共同支持,社会就会逐渐孤立每一个人。

  演讲者米歇尔·苏利文因为身体有残疾,从小就在异样的眼光中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她痛恨去公共场合,她能感受到每个眼神,每个笑声,每个指指点点的行为,然后她永远地躲在父母身后,拒绝和这个世界沟通。

  她自信心的恢复,是因为遇见了一些以平等眼光看待她,不轻易给她下评论的人。比如,没有因为她的身体原因而拒绝她的面试官,

  比如,飞机上真诚和她聊天并夸赞那是一种有趣体验的陌生人。

  米歇尔说,她成长的一路,得到了很多帮助,如果没有她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很多很多善待她的陌生人,她不可能站在这个演讲台。

  她通过自己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经历,告诉每一个人:不要用偏见和愚蠢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人,你也不可能完全体会另一个人的痛苦,所以愿你我过一个不去评价他人的人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多伦多东门网

GMT-5, 2024-4-19 09:14 , Processed in 0.0828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