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多伦多东门网

搜索
多伦多东门网 首页 娱乐猎奇 查看内容

军人生来为战胜 解放军第五代作战条令正在报批(图)

2008-3-23 14:20| 发布者: 龙游天下| 查看: 677|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网络转载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 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军人生来为战胜!如何打赢一场战争,成为无数将士苦苦思索的问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这座有着"中国军事科学城"美誉的殿堂里,一批专家学者对这一课题已经苦苦钻研了五十年。

  我军第五代作战条令正在报批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原研究室主任郝子舟:从建院初就有战术研究部和战役研究部,两个单位,主要研究战役、战术指导规律,还有作战指挥问题、军事训练问题,还有其他一些保障问题。
毛泽东过去讲过,你要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那个事情的规律,了解它的性质、了解它的情况、了解它的规律这样才能做好。不了解你就要打败仗,这个事情它是关系到作战的成败、官兵的生死的问题。所以从建院初期,叶帅就一再强调,它是关系到作战成败和军人生死问题,所以你必须慎之又慎,不能一点含糊。

  战争理论的研究不是一时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建国初期,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没有自己的作战条令,沿用的是苏联红军的野战条令。军科人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在老帅、大将的领导下,在身经百战的将士鼎力支持下,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搞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作战条令。

 
750) this.width=750">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原研究室主任郝子舟:第一代条令当时用了三年时间,那时候全军都搞,不是某几个人干。叶帅等军科的常委全部参加,把它作为中心工作,原常委当时是七个人,叶帅一个,两个大将王树声和粟裕,还有四个上将,每次专业会议他们全部参加。从59年开始到63年完成,完成第一代我军作战条令。第一代战役学是作战条令完了以后,原常委精力又集中这上去了,抓战役,那时候看了好几个战役回来,到文化大革命前期形成战役学初本,

  我们是白手起家。我军过去没有作战条令这个东西,红军步兵战斗条令都是用的苏军的。那么国民党也没有自己条令,国民党用的是德国、日本,都没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所以我们搞等于白手起家,因为我们过去没有东西;第二个我们没有经验,没有搞过这个事情,建院初期的人员基本上是从部队抽调来的,有些经过军事学学习,部队师团干部,大部分是师团干部。在经过部队学习,院校学习掌握了一点军事基础,就是这么四面八方凑起来的,当然这些同志大部分都是战争年代的干部,多数是师团干部,最高在当时55年授衔是少将,刘建海、赵华清。

  按照当时叶帅讲法中国没有,挖珍珠!经验不是宝吗?挖珍珠。我们搞研究工作就是要挖珍珠,我军打了几十年仗,从红军时期打一直打到日本投降,以后把国民党打败,完了又在朝鲜打,我们作战经验很丰富,而且我们把世界上最强的帝国主义打败,经验是很丰富,但是我们还没有总结起来。所以要挖珍珠。这个东西珍珠有,但是埋在地下,要把它挖出来。

  战役研究理论成果高度概括形成法规,就是条令,条令主要用于指导部队作战和训练,是重要的军事科研课题,也是军事科学院建院五十年来一直钻研的课题。经过一代代军科人呕心沥血苦心钻研,目前解放军的作战条令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原部长刘永祥:作战条令它是军队作战训练的依据,是一个法规,而且是要经过军委审批颁发,是将来指导军队作战的,事关作战胜负流血牺牲的,所以军委历来一贯高度重视。

  第一代作战条令当时就是战斗条令,因为那以前都是使用别人的,主要苏军翻译过来的条令,毛主席在58年做了一个指示,就是要集中我们一批有作战经验的人去把我们自己战斗条令搞出来,实际军事科学院一成立这是最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第一代战斗条令尽管本不多,合成战斗条令61年颁发的,那时候是毛主席做了指示,叶帅亲自主持,其他老帅程度不同都参加了审查。另外军委还指示有作战经验的老同志,都写一篇作战经验体会,供条令吸收借鉴,所以军委非常重视。

  那么我们第三代战斗条令是邓主席颁发的,他在颁发命令上专门改了一句话"全军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原来我们没有这句话,这个很重视。那么第四代现行作战条令它就是江主席签发的,那么我们前一段搞第五代条令是胡主席签发,这一代等着今年要报批,胡主席签发,军委很重视。

  条令编写过程要进行调查研究,主要是总结吸收部队训练、作战训练和演习的经验、他们研究的成果,条令还是部队作战训练的经验总结、升华。都是大批量、长时间的,而且都整理成材料了,这是一个过程。第二个是专题研究,你必须对条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这个研究也不是一下两下的过程,只有把专业条令研究清楚了,你才能写好、写的准、写的对。你像新一代作战条令,我们负责四本战斗条令,光专题研究形成四本书120万字,多少个专题。

  未来战争怎么打?

  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使机械化战争逐步被信息化战争所取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和发展我军作战思想,既是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军事科学院的科研将士们又被赋予了新的任务。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谭亚东:进入20世纪以后,我们根据军委总部首长的指示,承担了陆军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我军陆军在 2020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内,走什么的路,建立什么的力量体系,发展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从宏观上提出一个基本的思路,得到军委首长和全军的认可。

  现在就是说军委胡主席提出叫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这是总的目的。现在除了对军委总部意图把握以外,可能最缺,最核心的就是未来仗怎么打,需要什么能力?缺的是这个,特别是量化了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系怎么构建,这是最核心的东西。这也是其中我们当前或者08年很重要的科研工作重点,一个突破点。

  未来作战就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我们03年整编的时候专门成立了信息化作战研究室,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思想问题、指导思想问题、战法问题,力量运用问题,等等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战争特别是研究作战问题,是一个涉及因素最多的一个领域。特别是这么多长时间以来,我军也没有比较大的实践经验。

  有的人认为你没有实战经验,你怎么编出有用的作战法规呢?我们主要是几种途径,一个这么多年我们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部队的训练一天也没有松驰过,也没有懈怠过。训练活动都很扎实,积累了很多经验。第二个就是海湾战争以后,发生的每一场局部战争,我们都始终在跟踪研究,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最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利用战争模拟系统,我们现在有联合作战实验中心,用模拟战争作战仿真这个途径,当然发展到现在,这个途径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它的模拟都是有一些因素,必须可量化的。你比如说毁伤,它有硬毁伤效果,同时也有软毁伤效果,硬毁伤效果好模拟好量化,但是软毁伤效果你就不好评估,对人的心里的影响,对人的情绪影响这些因素就不好弄了。但是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应该说是不错的,再加上集中全军的智慧完成的不错。

  当前,信息化已全面渗透到军事斗争各个领域和军事理论研究全过程,军事科学院紧紧围绕信息化主题,转变思维习惯,在完成科研任务中用全新的观念指导理论创新,特别是在科研方法上的创新,重视研究的前瞻性,使他们的理论研究起点高,效果明显。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研究员姜连举:说到科研创新问题,作为一位科研人员来讲,这是一个最核心的东西。我们现在围绕理论创新问题,在科研方法由过去重总结性,向重前瞻性转变,我们的研究要站在前沿,你不能总是马后炮,你要往前发展,站前沿往前走你才能迈大步快跑;还从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你研究平台有多大,那么你成果就有多高,你的质量有多强、你的效率有多好,这几年在我们采取很多开放式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对推进军事科学发展和理论创新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再就是由定性向重实验,这种实验应该说是我们这几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说以前搞研究,重谋略,你谋略怎么样?当然谋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先定性分析这个过程,它是一个科学发展方法的转变,从定性到定量,由重定性向重实验转变。你比如我们现在军事运输研究所,它用了很多现代的,信息化手段采取模拟手段,那么我们过去重实践,过去条令可能是一些经验的总结,老一辈人浴血奋战,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经验,形成我们工作上的指导,这应该是非常宝贵的。

  在新的时期战争形态在发生改变,我们思想观念在发生改变,作战方式在转变,这些变化带来你研究方法要转变。怎么办?由定性向定量这么一个过程,实际它也是思想飞跃的过程,这一代条令理念应该有科技含量要加大,既有实践性东西,同时我们通过一些模拟的手段,提高我们在未来作战当中效益。你的准确、你的科学、你的可行,来源于你对实验的总结,你要加大它科技含量,现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就是战斗力,有这个方面的转化,应该体现我们科研当中是非常充分的。那就是说我们现在军事科研创新某些程度也是我们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一项。

  艰辛与荣誉之路

  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一支专业的科研队伍,近几年来,军事科学院实施了人才战略工程,把加快推进人才建设作为重大的战略来抓,积极利用上级提供的出国留学考察、入校深造、下部队代职等机会,选派科研干部学习锻炼,提高能力,同时掌握部队建设情况,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谭亚东:必须要有一个很强的研究队伍,我们现在是03年编制调整以后,研究室人员编制少了,但是总体上高学历的人比较多。60%以上的人都有硕士学位,30%左右已经是博士生,所有的人都是大学本科,80%、90%是从部队调过来的。但是这几年有好多实际的情况,形势在变化所以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能力强,不一定适合这个岗位。所以人才比较过硬的研究队伍很重要,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入、培养、淘汰这几个环节可能都得衔接起来。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与条令研究部研究员叶征是全军的"爱军精武标兵",他就是从一名营长成长为军事科学院优秀的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叶征现在从事军队信息化战役作战研究,他认为,信息化潮流强烈地冲击着传统作战的理念,传统作战的方式,率先发现战争变化,适应战争发展的军队,才能占有胜利的先机。

  军科的研究人员大多数来自作战部队、作战训练口。我所从事研究工作之前,长期担任的是战区的作战参谋,也在部队当过营长,从营长做到参谋,到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我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去年我主持课题陆军发展战略,获得军队科技进步的二等奖。撰写的理论专著《信息化作战概论》获得了国家首届信息化优秀成果奖,成为军队唯一两部入选国家大奖的专著之一。四总部通令表彰了我,树立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我认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一大批像我这样,从部队指挥员走向科研岗位同志,献身科研精神的表彰,我不过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我选择军事科研这条崎岖攀登之路,源于我对军事科研的热爱,也源于军科老前辈"三更灯火五更鸡"精神的感染。

  如今和我同时代的作战团战友们,留在部队大多数在军的领导班子里,有的也进入大军区领导班子,但是我到这里做这项工作,并不后悔,军科人就是不记名利、默默奉献这种韧劲。

  我的专业是战役作战研究,目前专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问题,信息化是一股大的潮流,强烈地冲击着传统作战的理念,传统作战的方式。历史上反复证明只有率先发现战争变化,适应战争发展的军队,才能占有先机。

  我认为我军在信息化作战研究方面起步早,发展快,但总体受科技进步发展影响,尚处在初始阶段,前景十分广阔,这既给我们研究人员提供广大的活动舞台,又为我军从机械化军队和向信息化军队,以及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指明未来的方向。我决心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努力工作,不辱使命,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多伦多东门网

GMT-5, 2024-11-24 06:48 , Processed in 0.18440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