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多伦多东门网

搜索
多伦多东门网 首页 中国新闻 查看内容

又到了东北人猫冬的季节 了,好看啊!

2019-12-5 20:59| 发布者: 云冈山人| 查看: 391| 评论: 0

又到了东北人猫冬的季节 了,好看啊!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276-“猫冬”的快乐

作者:那日苏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猫,在北方方言里常用作动词,意思是躲藏。

猫冬,是中国北方人民应对寒冷冬天的一种智慧。具体做法是在地窖或者院子里提前储藏上一冬的食粮,大白菜和土豆可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而蛋白质的获取则要寄希望于腊月时节,待宰的年猪足够肥壮。

冬储白菜——北方银冬天的安全感来源

(图片@图虫·创意)▼

尤其是在东北,面对屋外凛冽的寒风和致盲的白雪,没有什么比猫在家里的炕头上更为舒适的活动了。

“猫冬”的乐趣,只有猫过的人才知道。

北疆桦歌——狍头人的冬季攻势

中国最寒冷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林区,这里全年平均气温只有-5.3℃,最低温度曾达到过-59℃。

冻结的土地、冰封的河流,以及高纬度地区冬季少得可怜的日照时长,仿佛在宣告这里是生命的禁地。就连黑熊也蛰伏在山洞里,躲避来自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

一年到头银装素裹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但就是在这里,在白桦林的深处,生活着一群与极寒天气斗争了几百年的人。他们就是鄂伦春族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鄂伦春族仅有八千多人,是典型的狩猎民族,广泛分布在在大兴安岭的鹿科动物是他们的主要猎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东北神兽——傻狍子。为了猎捕狍子,鄂伦春猎人甚至不惜伪装成狍子。

传统的鄂伦春妇女会为家里的男人制作一顶狍头皮帽,这种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与狍子的头一模一样。

大概就是左边这大哥头上的这个样子

(截图自YouTube@TSCTV net)▼

清代的《黑龙江外记》记载:“土人冬皮帽,春夏皆绒缀以貂尾,墨尔根等城草帽亦有缀貂尾者,或谓兵丁之便帽。索伦、达呼尔以狍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

猎人趴伏在草丛里,只露出头角。傻狍子就会误认为猎人是他们的同类,非但不逃跑,有时还会凑近一探究竟。这时猎人扣动扳机,无不成功。

只靠头角认同伴的傻狍子

其“傻"的部分原因也有体型在深雪中很难行动,和活动场所固定等,比较容易被抓到

(现在抓狍子犯法,看看就好)

(图片来自@ 图虫·创意)▼

只是技艺再高超的猎人,在凛冽的寒冬时节也不能保证打到猎物。今天的鄂伦春人开始驯养驯鹿。驯鹿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俗称四不像,体轻蹄大,善于在沼泽、密林和雪地中行走,被誉为林海之舟。

驯鹿除了为圣诞老爷爷拉车

也能为当地的旅游业出一份力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在游猎的鄂伦春桦树皮房旁,总有一群身形巨大的驯鹿,陪伴着猎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

大雪封山时,不得不猫冬的鄂伦春人也按捺不住一颗渴望捕猎的躁动的心。他们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流传上千年的“围鹿棋”当做猎场。一方为猎犬,一方为鹿,在桦树皮房的火炉旁推演着一场又一场的围猎攻防对决。

只是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相应国家禁猎号召,全旗上交猎枪,鄂伦春人也逐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但装成傻狍子的鄂伦春老猎人传说,仍然在东北大地上流传。

食在东北——冬捕、血肠和炉灶

随着猎枪从猎户家中逐渐进入博物馆,水域成为了人类最后的猎场。

中国人讲究无鱼不成席,如何在封冻的冰湖上获取这一鲜美的味道,东北人有着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冬捕。

查干湖冬捕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最早有记载的冬捕是辽代时的四时捺钵。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宫,皇帝随着季节变化四处游走,进行“春水”、“秋山”、“夏凉”和“坐冬”的四季捕猎活动。

契丹把春捺钵的地点选在松嫩交汇的湿地,主要是因为这里适合捕鱼。皇帝及随从们“卓帐冰上,凿冰取鱼”。钩鱼时,在冰面上搭起帐篷,凿四个冰眼,中间的凿透用以钓鱼,外围的三个用以观察状况。

第一条鱼必须由皇帝亲手钓。当有人发现鱼情时,马上报告,皇帝就到中间的冰眼用绳钩掷鱼。鱼中钩带绳逃走,先放松绳子任其去,等鱼挣扎得没劲了, 再合力将鱼拽上来。

双手握住皇帝般的快乐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钓得头鱼后,君臣即于大帐置酒设宴,大家载歌载舞,一醉方休。

今天东北的冬捕也延续了传统的方法,甚至还延续了萨满教里万物有灵的宗教色彩,即冬捕之前开湖祭祀。

2009年1月3日,吉林省查干湖冬捕以单网出鱼量16.8万公斤打破世界纪录,而全年有将近七个月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呼伦湖能出产4000吨鱼。每到冬天,渔民的家人都能透过爬满冰花的玻璃,看到一车车鱼被装在爬犁上运回家里的院子,一如窗子上贴着的火红的窗花——年年有鱼,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

一条就够一大家子人吃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东北人都知道,猫冬时最重要的就是吃。在寒冬腊月时节能就着鱼汤吃一口香喷喷的稻花香大米绝对是人间美味。不过东北人心中的硬菜,没有猪肉是不行的。

再配上五常大米

胃就被东北美食抓住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多伦多东门网

GMT-5, 2024-4-26 07:09 , Processed in 0.14160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