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是后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的。
晋祠,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是著名的旅游圣地,北魏以后的各个朝代,晋祠又经历了重建与扩建,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晋祠内,最著名的殿堂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月1023-1032年)。圣母殿建筑端庄、稳重,造型别致,殿前木柱上有宋代木雕蟠龙,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雕艺术品。圣母殿,是供奉西周武王王后、太公姜尚的女儿、姬虞生母邑姜的祠堂。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内现存宋代彩塑41尊,后补塑像两尊,共43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圣母以外,其余43尊彩塑分列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5尊,女官像4尊,侍女像34尊。这43尊彩塑,年龄大小不同,体形不同,服饰不同,面部表情、内心世界的活动不同,从中可以看出她们在宫廷内所处的地位、职务不同。刚刚入宫的少女,天真无邪,一脸雅气,充满幻想;久居深宫的年长侍女则饱尝宫廷生活的痛苦,精神上经受着压抑、摧残,充满着悲伤、忧郁、怨艾直到愤懑的感情。这组彩塑,在塑造手法上,突破了古代寺庙中宗教题材的平淡、净化格局,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了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是中国古代彩塑艺术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圣母殿前,鱼沼飞梁是宋代桥梁建筑,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铠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祠的铁人。
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
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贞观宝翰”亭,有唐太宗李世民地贞观20年(公元646年)御笔亲书的碑刻《晋祠之铭并序》一通。全碑1200多字,书法行草,骨骼雄建,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晋祠内,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被称为晋祠三绝。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
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治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在晋祠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
据传,水母性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近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出嫁后横遭婆母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翁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翁。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柳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
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都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耸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