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多伦多东门网

搜索
多伦多东门网 首页 中国新闻 查看内容

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喜欢“独来独往”

2020-8-4 16:39| 发布者: 云冈山人| 查看: 186| 评论: 0

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喜欢“独来独往”

发稿时间:2020-08-04 09:04:00 作者:白毅鹏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独来独往”从来不是逃避现实、漠视问题的可行方案。

  8月1日,格尔木市公安局发布通报,在青海失联的女大学生黄某某遗骸被找到。而截至8月3日,南京应届毕业女大学生李某某在云南边境失联已有24天,目前刑警仍在调查处置,其结果牵动着公众的心。

  近几年,年轻人“失联”“被困”事件频现报端,而事件往往以悲剧结尾,使人遗憾不已。有人认为,类似悲剧的发生,和当事人“独来独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独来独往”无疑有潜在弊端。旅途中缺少对外联络,缺少同行伴侣,在风险或意外降临时孤立无援。然而,这并未阻碍年轻人旅途的“独来独往”,依然有人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年轻人为什么如此偏爱“独来独往”呢?

  有时,“独来独往”是场排他性的逃离。年轻人浑身“长”满明天的愿望,有不满足现状的澎湃激情。《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一个人,一个包,赶赴一场远行,试图逃离生活的疲倦,撇下精神的包袱。

  “独来独往”也是一种短暂搁置当下生活的调适。在《一个人的朝圣路》里,主人公哈罗德虽然年老,却独自踏上旅途。他磨坏了鞋子,时常无法洗澡,“报警”的身体尽显岁月留下的松弛疲态,但独行中的自我对话,却达成了对个人现实命运的“和解”。“独来独往”让年轻人紧绷的神经“松口气”,也让个人从周遭生活临时“解脱”,放慢时间的频率,重新审视生活。“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逃离的便是眼下的逼仄。

  “独来独往”也反映一种社会心态,是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与社会“老死不相往来”的离群索居,而是对庸常的反抗,对生活冗余的剔除,是基于主观兴趣爱好而筛选过滤社会关系。“独来独往”是精挑细选的日常社交,是屏蔽噪音、心无旁骛的瑀瑀独行。许多年轻人“独来独往”,都饱含对生命的热切期许。

  正是如此,“独来独往”充满迷人色彩。但是,“独来独往”从来不是逃避现实、漠视问题的可行方案。近年来一些让人感到遗憾的失联事件,均发生在人迹罕至之地,而当事人之所以不告而辞,独身远行,最终脱离公共视线,引发悲剧,也多有他们失意琐碎的生活背景。

  “独来独往”能够疏放心灵,但现实不会因逃避而改变,问题不会因无视而解决。心灵与生活的最终和解,离不开自我内心的强大,离不开和外在他者的和谐相处。因为,成全自己需要他人存在,而认识自我,也离不开外在参照。只有这样,才能不惑于“独来独往”的迷障,才能走出“独来独往”的偏激、狭隘,走向生命的厚重宽阔。

  背起行囊说走就走,当然是独立与成长的标志。但一个人真正成熟的开始,既要遥望旅途中的风景,也要规避路线中的风险。人迹罕至之地常常危机四伏,遭遇怎样的现实心灵危机,都不是将自己置于险境的理由。无论如何,每个人的生命都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多伦多东门网

GMT-5, 2024-4-23 16:05 , Processed in 0.10998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