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完毕要凉干一段时间,泥塑干了必将收缩,特别各处骨节都形成断裂,须用原来的材料紧密补实,然后再凉、再补,一般要三个多月,一直补到不再开裂为止。然后用细棉纸粘膠水全身糊遍,使其没有透气空隙。等再干了以后,就用蛤蜊粉将表面还有缝隙的地方填死磨光。最后开始画彩绘。 彩绘是彩塑的要害阶段,所谓“三分塑七分画”。这当然是强调画的重要性,事实上当然还是塑造第一位的,塑不好,画好了也丑。从宋元彩塑来看,画的技术实在是十分高明的。 彩塑的制作,比起刻木头、雕石头、烧陶器来说,都要自由得多。因此大大增加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衣纹动作尤其增加了可塑性和多样性。更别说它造价的低廉,干活还省时间。而且如果保存条件较好,只要不加人为的破坏,其保存时间几百年没问题,这也还说得过去。 莫高窟158窟大佛的鼻子是大国工匠李云鹤维修的,因为是泥塑,维修后几乎没有破绽。 如果是石刻,就难修了。 下面就我国彩塑保存最多的地区山西省的几处景点彩塑讲一讲。 晋祠的起源真是古得很,还是周成王封他弟弟叔虞于晋, 后人纪念他,才修了晋祠。 同时又为叔虞的母亲“邑姜”建了圣母殿。 殿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就塑造了四十多位侍者。 此殿初建于北宋的天圣年间,重修于崇宁元年 (公元1102年) 。在殿内圣母像的座台背后有墨书元祐二年 (1107年) 的题记,那么,这堂雕塑完成于元祐二年,当是无疑问的了。 建造圣母殿的时代,正是北宋人才辈出的时代,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范宽、郭熙等等都在此前后活动着。而晋祠又早就是名胜之地。唐太宗亲自写了《温泉铭》。李太白写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名句。 宋代的范仲淹也有诗歌颂扬。 因此晋祠这堂雕塑看来也决非庸手所为。 可惜中国历来不重视雕塑家,所以大部分雕塑家都未能青史留名,这堂雕塑的作者也就无从考查,这是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 |
GMT-5, 2024-11-30 11:37 , Processed in 0.1030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