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多部动画电影密集上映,在大银幕上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其中,以俑文化为创意原点的《俑之城》,以济公为原型的《济公之降龙降世》,以民间传说《白蛇传》为蓝本的《白蛇2:青蛇劫起》,均以浓郁的中国风吸引观众,为国产动画电影创新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然而,在这些作品中,仅有《白蛇2:青蛇劫起》表现出了较好的票房号召力。这不得不引发业界的关注和思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动画电影必须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使所传达的理念与时代精神相适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现代审美趋势相协调。 探索本土化、民族化的创作道路 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硕果累累,现象级作品频出,甚至出现了票房过50亿元、在中国电影票房史上位列第三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动画今天取得的不菲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逐渐走上本土化、民族化道路的结果。 动画本是舶来品。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动画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到《葫芦兄弟》《天书奇谭》,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动画领域涌现了一批传递浓郁民族气息和饱含东方美学思想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业界尊崇为“中国学派”。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动画电影进入转型期。随着电影业开始产业化改革,动画电影生产机构也面临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生存发展的新课题。他们尝试过承揽加工片,模仿市场上反响较好的外国动画作品创作,但都效果不佳。动画人逐渐意识到,国产动画电影唯有在汲取“中国学派”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各种积极因素,开拓“新中国学派”,才是发展正途。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这部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作品,以现代方式讲述孙悟空故事,塑造出一位侠肝义胆的东方武侠英雄,激发了观众深层心理共鸣。该片获得口碑和票房双赢,重燃了动画人对民族化、本土化创作的信心。之后,《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姜子牙》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次第涌现。时隔多年,动画圈再次刮起了民族风。 植根中华优秀文化宝库 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哲学、艺术、科技资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中国人内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近年来,中国动画人深挖这一素材宝藏,进行创造性改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再世妖王》两部作品都脱胎于《西游记》这一文学巨著,吴承恩那鲜活的文字为影片人物形象的呈现和世界观的设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大鱼海棠》的创意来源于《庄子·逍遥游》,文本磅礴的气势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影片的魔幻风格打下了基础。《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对《封神榜》《西游记》中哪吒这一家喻户晓的角色进行二次加工。《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则对民间传说《白蛇传》这一故事进行了延伸续写。 这些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原创动画,不是对原有文本的直接转译,而是通过讲述从古代经典、民间传说衍生出来的新故事,展现当下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落魄英雄的重生,但这背后的原动力却是一个懵懂小童以飞蛾扑火的方式救朋友的壮举。动画电影中江流儿这一角色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友善的可贵,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巨大的精神力量。《姜子牙》围绕姜子牙的个体之思“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来传达平等、公正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新神榜:哪吒重生》通过附有哪吒元神的少年李云祥和东海市黑势力的矛盾冲突,体现和谐这一价值目标。还有《大鱼海棠》赞美的友情,《白蛇:缘起》中展现的爱情……它们的价值取向无一不和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同频共振。 |
GMT-5, 2024-11-30 05:35 , Processed in 0.0769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