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风光(7月24日摄)。新华网 韩文萍 摄 在保山腾冲市界头镇,当地依托万亩油菜花、万寿菊花海举办各种赛事活动,带动当地餐饮、客运、家庭旅馆从业人员3000多人;依托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普者黑景区的开发,拥有秀美山水风光的仙人洞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贫困村变为富裕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目前可达到4万元…… 绿水青山成为云岭山乡新发展的“金钥匙”。 别样古韵留乡愁 文旅互促富乡民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今,不少乡村已围绕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挖掘内涵和实施保护方面迈出探索的步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的可邑村,是彝族阿细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乐”的发祥地之一。 红河弥勒可邑小镇“阿细跳月”非遗传习点,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村民们正在进行刺绣(7月23日摄)。新华网 冯雨钐 摄 在村内“阿细跳月”非遗传习点,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王晓燕每天热情地为游客带来“阿细跳月”现场表演,邀请游客一起学习舞步,教游客编棕叶帽、小蚂蚱。可邑小镇营业以来,她和丈夫、公公都成为可邑小镇演员组的成员,每天9点钟到传习馆上班,有着稳定的收入。 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可邑小镇计划打造古村核心区、阿细部落民俗文化体验区、蚂蚁哨小镇会客厅等区域,目前已带动60余户农民发展餐饮、民宿、民族手工艺制作等延伸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红河元阳阿者科村观景台的梯田风光(7月21日摄)。新华网冯雨钐 摄 距离可邑小镇两百余公里外的元阳县境内,有一座古老的哈尼古村落——阿者科,村民们居住的哈尼族的传统民居“蘑菇房”构成了独特的景观。由于靠传统方式耕种梯田经济产值低,此前阿者科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直到2019年之前这座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古村仍然是深度贫困村。 2018年,应当地政府邀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在深入调研后,编制了“阿者科计划”,以村集体方式成立旅游公司,村民以村庄、梯田等文化景观入股,乡村旅游发展所得收入七成归村民。 目前,乡村旅游已带动阿者科农家乐、餐馆、客栈经营,旅游公司还组织了农事体验、织染布艺体验、野菜采摘、哈尼家访等活动,丰富游客对乡村旅游的体验。 中山大学驻村研究生李慕芳介绍,该计划通过将旅游利益分配方式和遗产保护细则绑定来激发村民内生保护动力,让村民主导旅游发展以及哈尼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自计划实施后,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了村中,当起了导游,做起了农村电商;村民没有再将“蘑菇房”改为钢筋水泥房,梯田没有一处抛荒,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2450元增加2020年的5147元。截至2021年7月,阿者科已实现总营收122.55万元,总利润74.96万元,累计分红4次,共计分红47.1万元,户均分红达5440元。 李慕芳表示,目前中山大学团队正在撰写相关方案,希望能推出切实可行且能做出新亮点的规划,让当地哈尼族文化遗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因地制宜绘蓝图 谋划长远增后劲 近年来,云南省乡村旅游点状发展、以点带面、精准扶贫、整体联动的特征不断凸显。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云南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旅游者9.24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次的39.3%;乡村旅游收入7301.4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3.7%;全省累计直接从业者56.17万人、间接就业者192万人,综合带动75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
GMT-5, 2024-11-29 22:30 , Processed in 0.08696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