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水彩市井人物图——买番货。
玉雕观音(宋代“南海一号”沉船遗址出水)。
→裂瓣纹银盒 西汉(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黑漆描金彩绘 人物纹锡胆茶叶罐(清末)。
9月27日,“四海通达——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文物联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展出来自广州、南京、宁波等31家文物收藏单位的383件文物精品,为历年来参展城市最多、文物覆盖范围最广且展出文物较精的海丝主题联展。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10日。
展览由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海丝申遗办、各联盟城市申遗办承办。
该展览也是南越王博物院成立后的首个大展,展现了融合后的新气象和新征程。展览分“港通四海”“货达天下”“异宝西来”“海事千年”和“交流互鉴”五个部分,包括了不少近年新出土的考古材料。
港通四海 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的一次巡礼
“港通四海”从参与本次展览的各大城市出发,以柜外图文展示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这些城市在物资、技术、人口、购买力等方面为跨板块航行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将中国与世界连接。“港通四海”堪称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的一次巡礼,22城精品文物齐聚广州,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直观、立体了解海丝历史的机会。
海事千年 为海洋贸易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从国家到民间,海贸管理、设施支撑、技术保障以及精神庇护等种种为缔造和平繁荣的“海事千年”提供了层层保障。历朝历代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为外贸提供了和平稳定的交易环境:隋以前,对外海贸管理以地方为主,国家导向的海贸管理始于唐王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宋朝政府进一步完善市舶机构,明代郑和下西洋开启了官方海外贸易的鼎盛时期。此次展出的马伯乐《郑和像》、周闻墓志拓片等文物见证了这一壮举。及至乾隆时仅保留广州口岸一关,广州十三行行商统一经营全国对外贸易,展出的多件外销画如十三行风景玻璃画,令人仿佛置身繁华商行之中。
展览还着重介绍了唐代宁波和义路码头遗址、金代黄骅海丰镇遗址、元代苏州太仓樊村泾遗址及至明清广州黄埔古港遗址等各历史时期特征典型的港口、码头遗址,这些基础设施为共生共荣的海洋贸易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人类航海知识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繁荣提供了技术保障:从秦汉时兼具风帆和尾舵的原始船型,再到明代福船、广船、沙船三大传统船型,造船技术持续发展,各海域打捞的古代沉船实证了不同时期造船技术的发展,以风帆技术、航海罗盘以及“过洋牵星术”为代表的航海技术不断革新,保证了船上人员和货物安全抵达大海彼端。
异宝西来 充盈天子国库,行销市井之间
秦汉时期,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逐渐繁盛,来自东南亚、南亚、西亚的香料、玻璃珠玑等贸易品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广州、北海等地出土的许多文物即为明证。合浦汉墓群出土的琥珀、玛瑙和玻璃等海外珍宝,见证了西汉中期岭南地区经东南亚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贸易航线。唐宋时期,随着“广州通海夷道”的成形、市舶机构的进一步完善,海外的人员和商品持续输入,扬州地区出土的唐连珠纹金手镯和唐嵌宝镶珠镂空錾花金戒指等金银器,广州康陵出土的一批南汉玻璃器,体现了海外商品的持续输入。到了明清,以宫廷珍藏为代表的西方工艺品也成了时人追逐的潮流,“异宝西来”,不仅充盈天子国库,也行销市井之间。
交流互鉴 宗教、艺术、文化和科技互相传播
海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方“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随着贸易交流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宗教相互交流和碰撞,纺织、制瓷技术的外传和金银器制造的输入,让中西技术进行互补融合。此外,贸易交往还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带去了极具东方特色的香料文化、医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一批批海外来客带着异域的宗教、艺术、文化和科技通过海路进入中国,也使中国的文化和观念通过海上航路广为传播。
货达天下 在遥远国度吹起“中国风”
“货达天下”罗列了古代中国的对外输出商品——丝绸、陶瓷、茶叶,琳琅满目的商品种类承载着鲜明的中国元素,在遥远的国度吹起了一股底蕴悠远的“中国风”。外销丝绸产品在明清时深受西方追捧,种类多样、工艺精美,此次展出的清象牙扇、骨雕、花卉、人物、纹扇面、刺绣、花鸟、纹折扇等体现了明清时精湛的中国织绣技术和专为外销而设计的图案款识;茶叶贸易见证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历史,“南海一号”沉船遗址出土的宋代东张窑黑釉盏等器物,见证了宋元时期茶风盛行并影响至海外的文化现象;瓷器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交易的大宗商品,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瓷器主要产地,唐代上林湖越窑青瓷和长沙铜官窑瓷器等远销海外,宋元两朝开创了以德化窑白瓷、龙泉窑青瓷为代表的中国贸易陶瓷盛景,明清时期的青花瓷深受海外市场的青睐,延续了中国瓷器在海外的巨大影响力。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王美苏 肖阳 实习生 钟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