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俗语曰:“要给学生一勺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谈到教育教学时使用频率很高的比喻,而且这一比喻己成为对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老师的一种要求了。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作为老师仅有“一桶水”够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给学生“一勺水”,数量可谓少矣;老师有“一桶水”,数量可谓多矣,单从数量上而言,“一桶水”似乎很多了。但是,“水质”怎么样?是蒸馏水?还是矿泉水?或者是其他什么名堂的水?显然,这一比喻存在着片面性。况且,桶装的水是“死水”,学生喝了岂能保证健康?据一位英语老师说,一次英语考试,试卷上最后一道题是十二分的阅读题,这道题得满分的仅有一位姓邬的学生,而且这邬同学平时英语成绩在班里只是中等水平。英语老师感到惊奇,找到邬同学了解。原来,这道阅读题内容是讲述“亚马逊河”的一段话,邬同学平时喜欢阅读历史地理方面的有关读物,恰好前几天他在报纸上阅读了关于“亚马逊河”的一些文章,对完成这道题有很大的帮助。这位英语老师得知原因后,十分感慨地说:“我作为英语科老师,本专业肯定要精通,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啊!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啊!唯有知识渊博,才能真正地教好学生。”可见,在教学实际中,老师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同样,要告诉学生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各学科知识的互相促进,做到全面发展。
这位英语老师感悟到,即使自己专业精通,也就是有“一桶水”了,能从容地给学生“一勺水”了,但还远远不够。从邬同学的事例,可以看出,如果他仅凭英语老师给的“一勺水”,这道题恐怕是难以取得满分的。由此可推断,如果老师仅有“一桶水”,除了能给学生“一勺水”之外,还能给学生什么呢?因此,作为老师,不能因自己有“一桶水”而陶醉,当然,至于连“一桶水”也未满的老师就更不应该了。
肯定有人会问:“一桶水”显然不够,那要几桶水?答曰:把“桶”砸破吧!头脑何必如此僵化?非要用“桶”装水?如果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老师应该要有长流活水。可见,作为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渊博的知识从何而来?只有从学习中来。学无止境,每一位老师必须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要有成为教育家的目标,并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务必不断学习,教到老学到老。“一桶水”多乎哉?不多也。
【作者简介】邱汉章,系大埔县老区促进会常务理事,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杨应彬同志著作《小先生的游记》再版序言二的作者,广东省源流杂志特约作者(2013-2014年“十佳特约作者”、2017-2018年“优秀作者”、2019-2020年“优秀作者”,2019年梅州市革命老区宣传“特优”通讯员),现服务于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2019年梅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大埔分会会长),2018年大埔诗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