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分为三侯:“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过后,天气将一日冷过一日,凝露成霜,冬天也不远了。此时,北方已呈现深秋景象,南方秋意渐浓。笔者也友情提示各位读者,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回到正题,寒露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
秋钓边
寒露过后,气温下降,水中的鱼会游向水温高一些的浅水区,是钓鱼的好时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吃花糕
吃花糕是寒露节气一项重要的饮食民俗。我们知道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赏红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寒露时节,登高赏红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如今,在北京,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去处。
饮菊花酒
因寒露日期与重阳节临近,有的地方有在寒露时“饮菊花酒”的习俗。据悉,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菊花酒营养成分很高,菊花酒主要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斗蛐蛐
斗蛐蛐这项活动不仅限于寒露,白露、秋分时节也有斗蛐蛐的民俗活动。民间有“促织鸣,懒妇惊”的说法,也就是说,蟋蟀的鸣叫标志着入秋,天气渐凉,人们该准备添加衣物,准备过冬了。据记载,斗蟋蟀儿的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