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召开之际,10月9日,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嘉宾汇聚云南大理洱海之滨,在以“共建生态文明 共护美丽星球”为主题的“洱海论坛”上,分享各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临大理,在洱海边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洱海保护治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介绍,近年来,大理州以洱海保护统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并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杨国宗表示,5年来,洱海累计投入保护治理资金330亿元,洱海水质总体保持优良水平,2020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为“优”;2021年1—8月,洱海国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优”;“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阶段转入到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复阶段。民宿客栈、田园花海、特色小镇、大理古城、喜洲古镇、沙溪古镇、双廊艺术小镇等旅游开发,使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群众吃上了“绿色饭”。 “今天的‘大理’,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杨国宗说。 |
GMT-5, 2024-11-29 14:31 , Processed in 0.14030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