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镇一角(摄于20世纪30年代)繁忙的泺口码头(摄于20世纪30年代)
此老照片中城墙原说明为济南城墙,但此城墙不是特别高大,非济南城墙形制,应为泺口镇圩子墙。 黄河铁桥近景(摄于20世纪30年代)
□本报记者 赵晓林
核心阅读
泺口,大部分济南人一听到这个地名,首先想到的是泺口黄河大坝和泺口服装城,现在还加上了已经成为新景观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但是,在“老济南”的心里,泺口这个名称,更意味着一段历史变迁与古镇繁华。
2021年12月22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将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其中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核心展示园是6个核心展示园之一。在此之前,济南市天桥区政府就曾宣布已规划3536亩土地,将打造泺口古镇项目,重塑泺口古镇风貌。
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高度上,“泺口”的位置非常重要。而赢得这种重要地位,源于泺口在济南这座古城的历史发展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泺口、雒口、洛口,混用千年
顺着济泺路往北,过了小清河,在黄河南侧这个片区,就是泺口古镇的“地盘”了。这里是古代泺水流入济水的地方,因此得名。《水经·济水注》中记载,泺水“北流注于济,谓之泺口”。此处是跨越黄河北出济南的门户,也曾是济南的一个重要码头,是济南交通上的“咽喉”。
古人将“泺口”写作“雒口”,而“雒”与“洛”相通,“泺口”在旧时也称“洛口”。
明崇祯六年(1833年)刊印的《历乘》中记载,:“雒镇,城西北二十里,商人贸易之处,胶莱分司(盐务机构)驻焉。鹊山高峙,大清东流,楼船往来,亭阁飞甍,诚一巨镇。”雒镇就是泺口镇;明崇祯十三年(1840年)的《历城县志》上,写的是“泺口镇”;清乾隆刊印的《历城县志·地域考》又载:“雒口镇河南。”
清末时出版的描写济南最有名的古典名著《老残游记》第四回《宫保爱才求贤若渴,太尊治盗疾恶如仇》中有这样的描述:“出济南府西门,北行十八里,有个镇市,名叫雒口。”
而民国13年(1924年)出版的《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中有这样的记载:“南洛口二七、三八日集”。
民国23年(1934年)出版的《济南大观》中写的也是“洛口镇”。但民国25年《济南》一书写的则是“泺口镇”。
由此可见,泺口、雒口、洛口3个名称在上千年、不同朝代中一直没有形成固定用语,而是不断被交叉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地名普查,济南政府明确“泺口”为官方规范表述。1982年《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中明确将“洛口”“济洛路”规范为“泺口”“济泺路”。但由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曾经参加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的“洛口醋”已成为注册商标,不宜改动。还有一些大家认可的“洛口小学”“洛口派出所”等单位仍约定俗成地使用“洛口”。泺口古镇因盐运而兴,因黄河而旺
历史上,古济水演变为大清河,泺口占据两河交汇的有利地势。早在汉代,泺口就是济水沿岸的重要码头。宋代以后,大清河夺济水河道,泺口变成了大清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到明代,愈加繁华,当时,济南、泰安、东昌、兖州、沂州、曹州等地所用的食盐都由泺口转运,木材、药材、毛皮等货物也在这里集散。一时间,泺口成为商业重镇,富商大贾麇集,菜馆酒楼布满街市,楼船往来,非常热闹。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自此以下袭夺大清河河道经利津入海,历经500余年的大清河最终消失在滚滚黄河之水中,从此济南的“黄河”时代开启,泺口也因此发展为近代最为重要、最繁华的航运重镇。
当时,济南的黄河航运,下可直通大海,上及鲁南、河南、山西等地,集市贸易兴盛,泺口镇中商店林立,被称为“小济南”。1855年至1901年间,泺口古镇内有30余条街道和百余处商铺,部分区域繁荣程度甚至超过了济南主城区。对于泺口古镇的繁荣景象,明清时期更有王象春、朱照嘉等文人墨客以诗词记述。
泺口古镇因盐运而兴,因黄河而旺。山东自古以来便得“鱼盐之利”,是全国产盐重地,食盐行销历史也颇为久远。作为闻名全国的海盐集散地,泺口码头已有2000多年历史。齐桓公称霸中原时期,泺口成为中国首部盐政大法首施之地。明代,政府为解决食盐运转问题,将凡是通向盐场的河道都进行开发利用,大清河、小清河、京杭运河成为山东食盐运转的主要河道,泺口古镇也成为明清时期重要的盐运中转枢纽。
旧书中载:“在泺口镇外,每天差不多有一二百号帆船停泊着,这些帆船有来自河南的,那些船里运载着黄河流域上游各省的货物,像桐油、纸、茶、水烟与漆等,都由泺口卸货,然后由泺口再运赴济南或由小清河运到利津去。还有来自黄河下游的,多数是盐船,因为山东沿海各县是产盐的区域,这些盐都得由水道运到泺口,再转发到别省去。”曾是黄河第一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
泺口南岸码头,也就是靠近济南市区这边的码头,被称为“上关道口”,是官渡码头。还有一个较小的民渡码头在“上关道口”东三四百米的地方,被称为“下关道口”。“下关道口”主要是由一些小船运送过往市民和物品等。民国时期,黄河南岸码头相邻有多处,停泊代桅杆之大船者为货物码头,还有坡岸边之较小码头,多为搭乘过河百姓之载人码头。
100多年前,泺口码头依然繁华热闹。清末,胶济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泺口黄河铁路大桥落成通车,更对泺口镇的经济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而这座铁桥自从落成之日起,就成为泺口最重要的建筑,也成为了泺口的代名词。
1906年4月,小清河黄台码头和泺口码头之间,又修建了一条轻便铁路支线,即“清泺小铁路”,全长6公里,成为两大码头货物运转的主要通道。这条轻便铁路的修建,不仅把黄河和小清河联系在一起,还和开通不久的胶济铁路联系在一起。由此,泺口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为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济南简史》记载:“济南北郊泺口镇,是著名的水路码头,为古代山东黄河上最大的渡口。”随着津浦、胶济铁路相继建成通车,黄河商船运输粮食、土产大多在泺口古镇卸船转运,泺口古镇发展成为黄河“第一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
1927年,张宗昌又在泺口和成丰桥之间修了一条马路,称义威路,因张宗昌号称“义威上将军”而名之。义威路修好以后,对于沟通泺口码头和商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地自水路来的货物,通过这里顺利地进入商埠,而在商埠区内加工而成的各类商品,也通过泺口运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沿义威路两侧,一些商户慢慢多了起来,并逐渐形成规模,泺口水运达到兴盛期。
泺口码头是北出济南的重要门户。千百年来人们过黄河一直依靠摆渡,直到1982年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和1988年5月泺口浮桥建成通车,才彻底改变并终结了泺口摆渡的历史。
一座小镇也曾建有城墙,城内街巷纵横
别看泺口镇只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镇,却和很多大城市一样,有着自己的城墙。
这道城墙是石头砌成的圩子墙。1848年开始修建,城墙只有东、南、西三面,北面则是背靠着清河(后为黄河)的大坝,作为天然城墙,形成了泺口镇城墙。墙上开设了南门、西南门、西门和大坝门,每道城门上建有城楼。
据载,泺口镇的圩子城墙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500米,墙高6米,城墙顶上宽2米,能通行民间车辆,墙外还有一条圩子河。城内房舍整齐,街道平夷、纵横交错,有“三十六街十二巷子”之说。镇上人口最多时有居民4000余户、1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