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虎年春节与以往有些不同,今年没有年三十,过了二十八便是除夕。
作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受众面最广的节日——春节,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除夕夜这一天,家家户户不仅要贴春联、守夜,还要吃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俗文化迥异,导致中国南北方的年夜饭有很多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北方年夜饭的差异在哪里?看看大家更喜欢南方的年夜饭,还是北方的年夜饭?
二千多年前,正值战国末年,六国已无法阻挡秦国统一之势。天下虽不太平,却抵挡不了百姓对于和平的渴望。
因此,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与来年的正月初一,便成为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这便是除夕的由来。
西晋文人周处撰写的《风土记》明确记述,古人将腊月三十晚上定为除夕夜。
隋朝时期,生活条件变好,每逢除夕,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此时,家家户户已经养成了吃年夜饭的习俗,当时的年夜饭更像是一种祭祀活动。
因为隋朝包括之前的朝代,人们不会刻意在除夕这天大摆宴席,而是把家中的余粮全部吃完。过了年关后万物复苏,百姓们期待秋天有个好收成。
到了唐朝,人们会在除夕这一天大操大办,各家都拿出最为丰盛的食物,招待亲朋好友。
根据韦巨源撰写的《烧尾宴食单》记载,唐朝时期,首都长安百姓的年夜饭非常丰盛。饭桌上会有“五辛盘”、“汤中牢丸”、“椒柏酒”、“胶牙饧”这四种应节食物。
到了宋朝,中原百姓春节时会吃一种“馎饦”的手擀面,江浙地区开始流行吃汤圆和年糕。
宋朝灭亡后,蒙古人建立元朝,南北方文化得到进一步融合,这也体现在年夜饭菜品种类上。到了清朝,更是出现了“满汉全席”等眼花缭乱的精品菜肴。
总体而言,自明清以来,南方和北方的年夜饭食俗差异颇大,即为“北方饺子,南方汤圆”的饮食习惯,这种饮食文化也被保留至今。
我们可以先看看北方地区的朋友,他们会在除夕夜这天准备哪些丰盛的菜肴?
北方除夕夜,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压轴主食。吃饺子谐音“跟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除夕夜的饺子里还会有硬币、糖果、花生、枣子等不同的馅料。若是吃到这些特殊馅料,意味着来年有好兆头。
东北地区东北的朋友,在除夕夜还会将面条和饺子同锅炖煮,寓意“金丝串元宝”。
除饺子之外,北方的年夜饭桌上还会出现溜丸子、京酱肉丝、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炸带鱼、肉皮冻等丰富的肉菜。
山东地区的朋友,会制作一种名为“花馍”的面食。根据制作人的手巧程度,花馍被制作成动物、小人等奇奇怪怪的形状。花馍内部被装填上诸如红豆沙、蜜枣等馅料。
陕西、甘肃地区的朋友,则会在除夕夜当天制作非常丰富的面食。
除此之外,北方的年夜饭每一盘的分量都特别足,食量小的朋友顶多吃几筷子就饱了。
说完了北方的年夜饭,再来看看南方的年夜饭。南方地势较低,有充足的水资源,相比较北方会显得较为湿润。再加上南方的农作物多以水稻、绿色植物为主,所以南方人比较喜欢吃米饭、汤圆和一些甜食。
南方的年夜饭桌上,基本上会有完整的鸡、鱼、大块肉,还会有当季的蔬菜,靠海的地方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海鲜。
除一些市面上常见的食物之外,皖南包括合肥地区会在过年期间炸圆子、包蛋饺。江浙地区会吃汤圆、柿饼、三鲜菜。湖北武汉的朋友年夜饭讲究“三全宴”。
所谓“三全宴”便是整鸡、整鱼和整鸭;还有鱼糕、肉糕、羊糕、鱼丸、肉丸、藕丸。这也是根据当地的风俗,演变出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
更偏南一些的地方喜欢在除夕夜吃鱼,比如杭州红烧元宝鱼、上海五香熏鱼、苏州松鼠桂鱼、温州清蒸黄鱼、绍兴醉鱼。
相比较于北方,南方的年夜饭菜品种类更多一些,分量相对应减少一些。摆放多花了心思,种类多且精致美观。
以上就是南北方年夜饭,在种类和具体菜品上的不同。
总的来说,南方的年夜饭更为丰盛、菜品多、仪式更隆重。年饭前,用完整的鸡、鱼、大块肉等敬天敬地,然后再开始动刀切菜、做菜,最后全家人相聚用餐。
北方的菜品会少一点,每个菜的量大,体现了北方人民的豪迈慷慨之气。
不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年夜饭有着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饭桌上都有一条完整的鲤鱼或鲢鱼。
鱼谐音“余”,鲤鱼寓意着“得利有余”,鲢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这道鱼从年三十摆上桌面,只能看不能吃,需要摆放到元宵节,属于“观赏菜”。
至于说哪个地区的年夜饭更好吃,这或许是见仁见智的看法。口味淡的朋友或许会喜欢南方地区的年夜饭,一些性格豪爽,喜欢吃肉的朋友则喜欢北方的年夜饭。
不管你喜欢吃饺子还是汤圆,都是为了来年讨个好彩头,更是为了铭记当下和亲友相聚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