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间:2022-02-22 14:07:00 来源: 兰州日报 黄河兰州段水环境安全关系兰州市和下游九省市饮水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兰州市担好上游责任,展现上游作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如今,黄河两岸连片芦苇、黄河水质连年达标、候鸟回归,“串珠成链”的沿岸景点吸引着各地游客,打卡黄河之滨已成为一种新时尚,黄河也已成为造福兰州人民的幸福河。 碧水引得候鸟归 水清了,鸟来了。近些年,伴随兰州市大力修复巩固黄河水环境,大批鸟类陆续回归。如今的黄河,湿地相望、芦苇成片,成为候鸟迁徙的驿站,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白天鹅来了,三江口热了。10余只白天鹅,使得偏远、寂静的三江口变得热闹起来。 和摄影爱好者一道,记者日前驱车来到西固区达川镇。经排排农舍,再向南穿行1人高的大片芦苇后,便能看到前方长长河堤内宁静的河面。仔细望去,三三两两的野鸭子在河中悠闲地游来游去,丝毫不理会靠近堤坝的游客。 三江口位于西固区达川镇,因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交汇而得名,是湟水河汇入黄河的三角地带区域。因区域内芦苇丛生,且有大片湿地,引来多种水鸟前来嬉戏觅食。 沿河堤慢慢找寻,便能看到不远处有10余只白天鹅飘浮在如镜的河面上。时而曲颈饮水、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展翅欲飞……优雅的姿态,如仙女般飘逸,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手中的“长枪短炮”,聚焦这美好的瞬间。 近几年来,由于三江口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每年冬天,天鹅开始成群结队迁徙到这里越冬,这为冬季的黄河带来了生机,增添了色彩与灵动。 “最早是4个,现在有17个,前两天还是12个。”采访时,一位姓达的村民对记者说:“它们可是宝贝,我们每天都要过来看,哪天来几只,哪天走几只,我们都清楚。” “天鹅来了,真不容易。如今正是农闲的时候,大家自发组成志愿者,一方面捐款给天鹅买玉米,另一方面过来守护。为了不打扰天鹅在这里过冬,这里禁止无人机航拍,更不允许个别游客想看天鹅飞翔而用石子驱赶。好在这种行为很少出现了,人们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普遍提高,大家都想挽留这些天鹅,不愿惊吓它们,并希望以后来这里过冬的天鹅能越来越多。”达姓村民这样说。 临近10时,前来观看天鹅的市民多了起来,护堤外挤满了人。 “今年人最多,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为了拍个好画面,有的摄影爱好者从上午一直守到下午5点。”岔路村的刘国权说:“我也是一名志愿者,几乎每天都要过来看看,上周末村口路边就停了七八百辆车,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000多人。白天鹅的到来,不仅给这里带来了人气,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兰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郭庆胜说,去年他们组织了一次“野生动物摄影大赛”,其中有一张名为“全家福”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照片里有12只白天鹅。今年听说这里的天鹅又增加了,便又组织爱好者前来。以前,如果想拍天鹅,近的去张掖,远的就要去河南。现在白天鹅愿意来兰州过冬,这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个天大的好事,至少不用跑太远的路了。 他说:“近些年,黄河治理得越来越好,生态环境逐年提升,前来过冬的鸟类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将通过图片定格鸟类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间,展现兰州市逐年改善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们是本地人,小的时候,这里还有采砂船,周边环境不好,连水鸭子都没有。近些年,政府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不仅禁止采砂,还保护了这里的湿地,加固了堤坝……渐渐的,水清了,水鸭子来了,白天鹅也来了。”刘国权说:“为了保护这些天鹅,我们都会自愿来这里值守。天鹅有灵性,他们愿意来这里过冬,说到底,还是看上我们这儿的环境了。” 在白天鹅来之前,2021年11月18日,兰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野生动物摄影师边忠建在黄河青城段监测时有幸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黑鹳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由于近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国内外专家认为其种群数量还在下降。目前,全世界不足3000只`,中国约有1000只。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路过中国,而其中有两条迁徙路线在兰州市重叠。一条是东亚-澳大利亚路线,另外一条是西亚-印度路线。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级高工张立勋说,经过观测,大天鹅在兰州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三江口,其他地段很罕见。它们每年11月份从蒙古西部迁徙来到该区域,至次年3月份天气暖和后便离开。刚开始,冬天抵达三江口的大天鹅只有几只,现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黑鹳则是2019年在兰州新区湿地公园之后的第二次记录。黄河青城段水势平缓、滩涂地相对比较大,适合涉禽、游禽等湿地鸟类栖息。黑鹳在兰州市是迁徙路线停歇种类。他说,伴随着兰州加强湿地鸟类栖息地保护和恢复,以灰鹤、苍鹭、白琵鹭、普通鸬鹚、普通秋沙鸭、赤嘴潜鸭等为代表的大批湿地鸟类在黄河兰州段迁徙停歇,繁殖、越冬。相信将来,黄河兰州段定能呈现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和谐画面。 河口是庄浪河汇入黄河之口岸,因临近庄浪河与黄河交汇的地理位置而得名。该区段时常能看到成群的候鸟在河水里觅食、嬉戏的场景。此外,在黄河安宁段、七里河段、城关段等处都会发现,凡是有河心岛和湿地的区域,都能见到候鸟飞翔的美景。 爱鸟护鸟成时尚 兰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很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站,近几年,在社会各界关注下,兰州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已有赤麻鸭、苍鹭、大天鹅、中华秋沙鸭、斑头秋沙鸭、赤颈鸭以及天鹅等 50 多种鸟类一万余只候鸟在此过冬,将兰州当作栖息地。 对鸟类来讲,冬季是食物最为匮乏的时期,觅食困难。 为了保护在兰鸟群顺利越冬,市林业部门每年冬季都要采购粮食在一些鸟类聚集的河滩地、河心岛进行投放。以提高全社会爱鸟、护鸟意识,推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们三五成群,手提各类谷物,在黄河边鸟类经常停歇的地点投放“冬粮”。爱心活动,也引来在河边散步的市民参与。大家一起爱鸟、护鸟,给鸟类送温暖。 张立勋说,送“冬粮”,可最大限度解决鸟类越冬的问题,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不少候鸟选择迁徙至黄河兰州段越冬,一些市民、游客便有了赏鸟的机会。需要提醒的是,在观鸟、接近鸟类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不能给其造成惊扰;市民、游客擅自给鸟类投食现象应得到重视,因为从野生动物的习性与保护的角度讲,频繁的人工干预会对野生动物自身的野外生存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市林业局呼吁,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拒绝捕捉、捕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爱鸟、护鸟理念,让人鸟关系更加和谐。 为了便于对野生动物展开观测,林业局还与水利部门达成一致,将共享使用水利部门安装在黄河两岸的200个摄像头,合作对湿地鸟类开展实时观测。 张立勋说,对野生动物多样性研究涉及到监测和保护两个方面,他们正着手打造有关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平台,对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工作实现智能化和可视化。 甘肃省自然地理独特,鸟类资源丰富,是中亚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也是雁鸭类、鹤类和多种猛禽的重要停歇地和栖息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冬季,赤麻鸭、绿头鸭、棕头鸥、苍鹭等50余种,万余只冬候鸟以黄河兰州段为重要停歇地。春秋迁徙季节,灰鹤、黑鹳等鸟类也会在此停歇,同时,白尾海雕、草原雕等大型猛禽也时常现身黄河兰州段,因此,黄河兰州段候鸟保护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湿地修复生态美 湿地向来有着“地球之肾”的美称,对于兰州市这样一座河谷城市来说,片片湿地,不仅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还成为鸟类嬉戏、生活的乐园。 近几年来,随着兰州市环境污染治理的加快和山水城市建设的提速,修复保护黄河兰州段湿地生态,黄河兰州段湿地保护面积不断增加,黄河兰州段水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来兰越冬的候鸟数量逐年攀升,其中不少候鸟选择了水草丰美的黄河银滩湿地。 漫步黄河边,一处处“绿岛”在河中遥望,鸟儿在水岸边和“绿岛”间自由飞翔。河水拍击着河岸,芦苇、河柳随风轻轻摇曳……这里俨然成为鸟儿生活的天堂,一幅幅自然美卷,为百里黄河风情线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让人流连忘返。 蓝天、白云、连片苇溪,水鸟翱翔,清风徐来。 风景如画的湿地是黄河流经兰州留下的礼物,而随着黄河兰州段湿地修复和东段生态治理项目的推进,优美画卷也将在兰州城东徐徐展开…… 该项目西起天水路高架桥,东至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总规划面积约54.62万平方米,其中,滩尖子湿地面积为44.45万平方米,雁儿湾湿地面积为10.1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湿地植物栽植工程、土方工程、生态监测系统工程、给水工程、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等。 项目建成后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路雁滩黄河大桥至雁儿湾段区域的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景观功能和社会功能;与此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从而进一步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面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年来,兰州一直努力改善着黄河兰州段的生态环境,事实证明,努力得到了回报。 在岁月的注视下,黄河将一年比一年变得更加多彩、靓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吕晟君 文/图 |
GMT-5, 2024-11-27 08:03 , Processed in 0.08690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