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唐代塑像
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五台山每一座寺庙、每一座殿宇,都有佛像雕塑。现存泥塑佛像中,最古老的有南禅寺、佛光寺。唐、宋、金、元、明、清各代塑像,风格迥异,异彩纷呈南禅寺大佛殿雕塑创作于唐建中时期,距今1200多年。佛殿塑像共17尊,塑于1座宽6.3米,高0.7米的佛坛上。正中释迦牟尼佛,头部呈螺旋发髻,脸形方圆,面额丰满,身披袈裟,衣褶流畅,神态严肃慈祥。左右文殊菩萨、菩贤菩萨,肌肤纯润,丰满细腻,容貌端庄,神态自若,衣纹自然和谐,躯体比例适度。释迦牟尼弟子阿难、迦叶凝神注目,虔诚恭谨,姿态自然,表情逼真。坛前胁侍菩萨,腰部弯曲,上身袒露,赤脚站立,锲而不舍。獠蛮、拂菻性格颇异,服饰鲜明,看似遵于职守,兢兢业业。两尊护法金刚,形体高大魁武,身穿铠甲,威严雄壮。
南禅寺佛像雕塑反映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成就。明显的特点是人体造型丰满,脸面丰润圆厚。胸部向外扩张,乳房突出,体态健康,与南北朝佛像雕塑形成鲜明对比。佛像站姿一改双腿并立姿势,采取S形站立姿势,优美生动,是雕塑艺术的重大突破。服饰潇洒,上身袒露,双脚光赤,显得浪漫潇洒,为中国古代雕塑所罕见。衣纹采取水衣纹,衣服紧贴肢体,增加了人体线条美,并大量应用飘带,增加动感,成为南禅寺雕塑艺术的显著特点。整组塑像场面宏大,人物生动,身份分明,主仆有序,疏密相间,既有环境气氛感,又有深度和空间感,体现了典型的唐代塑像风格,又略显印度生活之痕迹,颇有世俗化特点。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南禅寺佛像彩绘深厚古朴,色彩大方,并巧妙地应用了对比法、晕染法,为南禅寺雕塑艺术增添了独特光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