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进双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工、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桃花树下,女孩子们身着汉服,模仿着画卷中古人的一颦一笑;巷尾小店,情侣们欢声笑语,把玩着刚买的文创产品;茶余课后,学生们惊呼连连,紧盯着文物发掘直播大屏……类似这样的场景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国潮兴”“汉服热”的当今,我们应如何理解文化自信? 解读国潮 传统文化潮起来 是文化自信增强的表现 2021年7月15日,在中国互联网大会·星光盛典上,一场“科技+非遗”的时尚大秀令人眼前一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阿牛阿呷的彝绣原创服饰与T台秀、原创音乐、数字科技完美融合,上演了一场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跨界融合的全新体验,彰显了非遗国潮的无限可能和独特魅力。 今年全国两会,郑晓幸认真准备了12条建议,涵盖非遗活化及传承人扶持等热点问题。谈及文化自信,他这样解读:“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活’起来、‘潮’起来,是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有效路径和显著体现。” 从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到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充分彰显国潮掀起了全民狂欢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 在郑晓幸看来,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及创造力的高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非遗是其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所谓国潮,实际上是一种现象,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传统工艺,还包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郑晓幸以自贡灯会为例,介绍了国潮如何走进千家万户,融入时下年轻人的生活。他说,自贡灯会穿越百年历史,将深厚的盐业文化、恐龙文化和工矿文化融入其独有的麻辣味道中,把一个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节庆镶嵌在了巴蜀大地上,从民间文化遗产走向现代大工业以及国际化传播的大舞台。 “过去的非遗项目只有简单的展示,没有与老百姓产生互动和共情。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公共艺术空间或家庭生活场景,深受消费者喜爱。”郑晓幸坦言,国潮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活为用,特别是要让90后、00后的消费者从中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关于让非遗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建议》中,郑晓幸提出了几个措施,要加强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强化融入生产生活涵养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实施非遗与科技融合重大项目牵引计划,统筹打造“中华非遗精品”走出去工程,优化中华非遗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顶层设计。 郑晓幸将国潮二字进行拆解,“国”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潮”是时尚创新的表达。对于四川,非遗不仅是国潮的发力点,更是文旅消费的增长点。四川众多文旅场景的打造,都需要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解读。他用一句话诗意地总结:“我们常说诗与远方,其实远方究竟能走多远,取决于对诗文化内涵的解读有多深厚。” 谈“文化自觉” 从中华古典诗词中 学习精妙和创造性表达 作为文学家,阿来认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历史的深入学习。近些年来,除了文学创作,他还在古典诗歌和中国历史的阅读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阿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会在手机上阅读电子版的《二十四史》,刚读完《元史》,正在读辽金、西夏史。此外,他已认真读完了《全唐诗》,还读了不少围绕《全唐诗》的各种古典或现代的批评文章,接下来要读宋词了。 2022年2月12日,在阿来书房进行的“杜甫成都诗”系列讲座第一场,阿来现场分享了最近正在读的几本书,分别是杨慎(杨升庵)评点的《杜诗选》,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钱锺书选/杨绛抄的《钱锺书选唐诗》,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四十年磨一剑的结晶《李白全集评注》。今年全国两会,与会的阿来带上《岑参全集》和《中国的历史》两套书,利用休息时间阅读。 阿来说,很多中国人在青少年时代都会背诵几首古诗,“但遗憾的是,成年之后,除了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大部分人会背诵的古诗仍停留在入门级,没有进一步深入古诗词世界,去接触那些承载更多审美和历史信息量的诗词。在我看来,作为中国人,对古诗词的学习不应该停留在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一生。我们常说,要有文化自信,其实在有文化自信之前,先要有文化自觉。对我们自己文化中的好东西,要有充分的意识、觉知、重视。” 如此看重中国古典诗词的研读,跟阿来的文学创作理念分不开。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大海里,他能获得最丰盈的营养,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新文化运动、白话文的时间终究还是短暂的,而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有形、音、义的诸多特性,比如四声、多义性等,这些语言技巧上的特点,如果不回到古典传统,尤其古典诗歌传统中,是不容易做到对语言的精妙掌握和创造性表达的。”他说。 聊“文化自信” 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让更多人成为“绣娘” 2020年,大小凉山贫困县全部清零;2021年12月,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段正式通车,这是第一条直通小凉山彝区腹地的高速公路;2022年3月5日,乔进双梅带着关于彝绣扶持的建议,着一身精心设计、改良后的传统彝族服饰,走进全国两会会场。 这套漂亮的服饰,是乔进双梅和姐妹们合作完成的。乔进双梅不仅是全国人大代表和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更是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的一名刺绣工。因为来自基层,她对“文化自信”的观察更多来自于生活,话里话外充满了对家乡和彝绣文化最朴素的热爱。 小凉山彝族刺绣是彝族四大民间传统手工之一,盛行于峨边、马边、雷波等小凉山彝族地区。据《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因与汉族刺绣融合,彝绣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刺绣在彝族妇女中盛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一直流传至今。2009年7月,小凉山彝族刺绣列入第二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技艺精湛、文化厚重,彝绣的传承和发展之路却十分坎坷。 “从前,彝绣在我们那里不仅没人做、没人穿,也卖不出去。”乔进双梅说,与此同时,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村妇女在本地就业增收又十分艰难。“为什么不通过努力和探索,走出一条彝区农村妇女依靠彝族刺绣居家灵活就业的新路子?”她说。 2015年,乔进双梅所在的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起步了。“刚开始只有5个人。”在各级政策支持、当地政府重视和合作社“绣娘”们的坚守付出下,大家当初期待的“新路子”日渐清晰,那就是“刺绣+妇女+专业合作社”的新模式。到现在,合作社已有800余人加入,培训人数已超过3万,精美的彝绣也早已飞出小凉山,漂洋过海。 “乡亲们增了收,日子越过越红火,对彝绣也越来越有信心。”乔进双梅认为,这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如今,这股自信的风已吹遍了大小凉山,特别是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很多人都成为“绣娘”。天气晴朗时,在小区、公园、街边,退休老人、环卫工人、摊主老板们,只要闲暇之余,就在搓线、放线、剪花、绣花。 “绣的人多,穿的人也多了。越来越多人穿着我们的传统服饰出门工作、旅游,比之前‘自信’多了。”乔进双梅说,她心中的文化自信,不仅是本民族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在于社会各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喜爱。 正如乔进双梅所说,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彝绣。特别是高速公路通车后,马边县城的彝族文化街,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都十分热闹。“有游客会租我们的传统服饰来拍照,也有很多人是专门前来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衣服的。经过设计、颜色、用料上的改良后,来购买彝绣服饰、文创产品的外地人、外国人变得更多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张杰 曾洁 |
GMT-5, 2024-11-27 01:45 , Processed in 0.1894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