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千万大关后,截至2021年底,共有17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千万。 17个千万级人口城市中,重庆以3212.43万人的成绩独占鳌头,上海、北京和成都同处2000万人口的量级,分居第二至第四位。广州和深圳分别以1887.06万人和1767.38万人的“成绩”成为冲击2000万人口量级的后备成员。 从排名来看,最大的变化就是,2020年常住人口位居第11位的武汉,在2021年以1364.89万人的“成绩”重回前10行列,位列第8。 有升则有降,与之对应的就是西安、苏州和郑州三个城市人口排名的下跌。与2020年的常住人口相比,西安、苏州和郑州分别下降了一个名次,分别位于第9、第10和第11位。 武汉晋升 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千万,意味着“千万人口俱乐部”减少了一员。 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17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千万大关。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武汉、西安、苏州、郑州、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青岛和长沙。 城市间的人口变迁依然活跃。在这17个城市中,重庆以3212.43万的人口仍旧牢牢占据榜首;上海、北京两大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成都,分别以2489.43万、2188.60和2119.20万人的“成绩”同处2000万人口量级。 而广州和深圳,作为同一省份、同一城市群的“双子城”,分别以1887.06万人和1767.38万的人口,成为冲击2000万量级的后备成员。 与此同时,成都、杭州和西安的城市人口增长势头也市非常可观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杭州和西安的人口增量均超20万人,拥有着不容低估的潜力。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2021年武汉凭借120.12万人的人口增量,成为人口千万级城市中的“增量王”,以1364.89万的人口规模重回前10行列,位列第8,并一举反超郑州,重新夺回中部人口第一城的称号。 时代周报记者综合武汉市历年统计年鉴和《2021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自2011年武汉市以常住人口1004万的人口迈入“千万人口俱乐部”以来,武汉人口总量持续平稳上升,每年新增人口在7-30万之间。 近两年,武汉常住人口增长迅猛,增幅达至百万级别,2020年比2019年增加123.57万人,2021年比2020年新增120.12万人,常住人口数量达至1364.89万人。 而武汉常住人口的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回流和武汉经济的强势反弹。 湖北省原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人口从周边及沿海城市的回归,包括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建装备集团等企业相继落户武汉,再加上“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带动武汉人口的增长。 在人口趋势方面,叶青表示,未来武汉人口规模还有更广阔的增长空间,通过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提升人口承载力,才能持续、稳定吸引人口流入。 随着黄黄高铁、鄂州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开通与启用,武汉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由此形成的高铁经济、临空经济将进一步带来人口的集聚。 此前,湖北省发改委印发的《湖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中提及,构建省域内、长江中游三省市双“三角形”城际铁路网,打造“一主两翼”枢纽集群和以武汉都市圈为重点形成中心放射的市域(郊)铁路网。 统筹既有铁路资源利用及新建,以武汉为核心,沿武鄂黄黄、汉孝、武仙潜、武咸等城镇发展轴构建“双环放射、干支结合”的市域(郊)铁路网,多点多向、高效衔接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及城轨线网,形成1小时通勤圈。至2035年,武汉城市圈市域(郊)线路里程约1300公里。 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省会城市为重要代表的城市,自身的压力也在增长。 哈尔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8.5万人。根据《哈尔滨统计年鉴2021》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哈尔滨的常住人口为1000.1万人。这意味着,2021年哈尔滨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11.6万人。 根据此前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结果,截至2020年11月,哈尔滨的常住人口为1000.99万,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62.61万人,是近十年间全国唯一出现人口净流出的省会城市。 从人口区域分布来看,在目前的17个千万人口城市中,有11个城市位于东部沿海,其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大经济圈各有3个,山东拥有2个,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各有3个。 而在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千万大关后,目前,东北地区没有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 谁是下一个千万人口城市? 人口作为评判城市能级的标准之一,千万级是一个门槛。伴随国内各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激烈,政策支持力度的一步步加大,谁会是下一个千万人口城市? 2021年4月13日,长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长春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绘就了蓝图。 《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以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要把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根据“七普”数据,长春的常住人口达到906.7万人。如果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那么2020年至2025年,长春人口需增长10.29%。 除长春以外,还有不少许城市同样提出了“野心勃勃”的人口增长目标,经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很多2025年常住人口目标直指千万的城市都是省会城市。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济南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济南市常住人口总量预期在1000万人左右。 “七普”数据中,济南市的常住人口达920.2万人,这意味着,济南为达到这一目标,人口需增长8.62%。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已经提前完成“千万级”人口的目标。 2021年1月,长沙市两会审议通过的《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建设常住人口 1000 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近 1000 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目标,立足长沙教育、医疗、房价 及特色产业优势,制定与长沙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战略, 进一步做大长沙空间容量和人口规模。 但按照“七普”公报,2020年,长沙已经实现人口突破千万的目标,而到了2021年,长沙市常住人口达至1023.93,同比增长1.77%。从常住人口增速来看,在17个千万人口城市中,长沙排在第三位。 与人口增长相伴随的是,是长沙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长沙市的装备制造、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兴旺和发展,给长沙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从而也吸引了周边地区人口流入。 但是,随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口规模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居民老龄化等“大城市病”也会相继出现。接下来,如何权衡“大城市病”与人口涌入带来的红利,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等,将是千万人口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大考验。 |
GMT-5, 2024-11-25 21:34 , Processed in 0.11009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