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这粽子,有个很有意思的点,那就是和其他美食截然不同,这粽子呈现的基本上是“北甜南咸”的态势。
说到这粽子,或许还是得从屈原投江来说起……
这里要插播一个知识点啊!屈原其实不姓屈哦!
《史记》云:“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国国君姓芈,屈原是楚国贵族,所以同样姓芈——就是芈月的那个“芈”。
那“屈”又是什么呢? “屈”其实是屈原的氏,先秦时代姓与氏分开,凡被分封了土地的贵族,通常以封地地名为“氏”。屈原祖先是楚武王之子,被封在“屈邑”,故而以“屈”为氏。
粽子,并不是纪念屈原才有的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是我们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其起源也是多种多样,当然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纪念屈原”,在某种意义上,屈原也是端午的代名词之一。
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保留项目”,而这天吃粽子原因据说是百姓怕汨罗江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所以拿粽子来吸引鱼的注意力。这其实就已经能够说明,至少在屈原还没投江的时候,粽子就已经存在了。
在屈原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粽子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黍米是一种很古老的农作物,是五谷(黍、稷、麦、菽、稻)之一,也被称作黄米,古书有云:“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黍米到了现代,其实已多不作为主食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最早的粽子其实和现在我们吃的粽子,从外面的包裹叶到里面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别——用箬叶和芦苇包裹粽子其实已经是元明时期的事儿了。
不过糯米作为粽子的主原料,则要比元明早。在晋代,粽子成为了“端午指定食物”,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除三害”的周处么?他在《风土记》中就写道:“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这“角黍”就是粽子啦!
此时的粽子也主要采用糯米制成,这时已经有给粽子里加肉的,还有加板栗的了。看上去,似乎在那个时候咸粽子还是很占优势的,不过到了宋代,甜粽子就强势崛起了。
“时於粽里得杨梅”——宋朝的苏东坡,用诗词表明了自己是甜粽子拥趸的身份。有宋一代,经济文化高达发达,流行的是果品入粽,甜粽子的代表作“蜜饯粽”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
而后到了明清,就基本呈现甜咸粽子势均力敌的状态了,甜粽子里的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咸粽子里的“王牌”——“火腿粽子”也都在这一时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