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间:2022-06-21 14:2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6月19日,江苏南通,如皋市城南街道建设社区农家书屋,小朋友在团扇上绘画莲花图案。视觉中国供图 夏至,又被称为“夏节”或者“夏至节”,于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交节。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夏至是重要的传统时令节气,标志着盛夏的开始。 阴阳盛衰的转折点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我国古人可能在4200年前就对夏至节气有了准确的认知和把握。在距今4200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中,考古学者发现了带有刻度的圭尺,证明中国古人那时就已掌握了圭表测日的方法。古人利用圭表测日,持续观测一年之中日影的变化,发现了日影最长的夏至日和日影最短的冬至日这两个极点,从而得以确定夏至和冬至的时间。 夏至的“至”是“极致”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三礼义宗》里写道:“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礼记·月令》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刘晓峰解释说,夏至是阴阳盛衰的转折点。夏至阳气到达极致,阴气开始萌发,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之后阳气走向衰弱,阴气日益回升,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属阳的生物却开始衰退——属阳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喜阴的药草——半夏在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因此也有了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至在古代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汉武帝在太初元年颁行新历——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谱,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推行全国;宋代时,朝廷在夏至节会放三天假,让文武百官回家休息;辽代时的夏至日叫做“朝节”,女性会在这一天“进彩扇,以粉脂相赠遗”;到了清代,夏至多了许多习俗禁忌,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如今,夏至节已经淡出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国南方地区还在过冬至节,而过夏至节的人却相对较少。然而在北欧等地,为庆祝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而设立的仲夏节,却是非常受重视的节日。 萧放介绍说,由于夏至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的民俗活动多以祈求作物丰收为目的。古代帝王历来就有夏至日祭地的传统。《周礼·春官》云:“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意思是夏至这天,祭祀地神,以消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可见,至少在周朝时,夏至祭祀活动就已开始。《史记·封禅书》又记曰:“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这时的祭祀活动,已伴以“乐舞”,规模渐盛。明清时期,祭地典礼在北京地坛举行。 祭祀土地的仪式如今在我国某些地区仍然存在。浙江金华地区会在夏至日祭田公、田婆,也就是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广东阳江则在夏至期间举办开镰节。在开镰的前一天,各家各户做好面饼和茶,准备美酒,在广场上跳“禾楼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时天子在夏至时节祭地,老百姓则在这一天用时鲜美味祭祀祖先。《杭州府志》记载,“夏至,乡村设祭祀祖先,盖重‘二至’之意,城郭则否。”《山阴县志》则有“夏至,祀先祖以面。”《绍兴府志》写道:“夏至,祀先以面。萧山各供茶,曰‘夏至茶’。”农人在夏至时节还会用各类酒肉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 此外,古人还有在夏至“掏井换水”的习俗。萧放认为,这与古代改火的习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古人眼中,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个火种,火用久了就要熄灭,重新取火。夏至“一阴生”,因此要换掉旧水,使用新水,才有利于身体保健。在汉代月令简牍中,多见夏至换水的记载。 农历五月宜休养生息 刘晓峰告诉记者,古人通过“阴阳”来理解时间和节气。夏至是阴与阳、死与生激烈争斗的时节,因此古人在这一时段,都会小心避忌,保持身心安定,禁绝各种欲念。行政事务亦应采取“无为”的治理方式。《礼记·月令》告诫人们,在夏至“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不仅是夏至,在整个农历五月,古人都会小心翼翼。古人认为五月毒气最盛,又将之称为“毒月”。中医认为,五月即是午月,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而此时气外散,内里虚弱,不适合进行泄耗性的活动。因此农历五月的端午节和夏至节的很多习俗都是围绕“排毒养生”而展开。古人提倡在这个月份禁欲、斋戒、泡草药浴、门前插艾草或菖蒲、喝雄黄酒、佩戴香囊等都是为了祛除邪气,补益正气,预防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端午节家家都吃的粽子,其实最早是夏至节的食物。刘晓峰介绍,夏至时吃的粽子是“灰粽”。把草木灰熬煮成汤,用过滤后的水浸泡糯米,泡过的糯米就呈现出一种灰色,中间放一个枣,再用箸叶包扎成粽子。人们之所以有夏至吃灰粽的习俗,也是因为灰粽的“非黑非白”与夏至的“天地混沌”之态相合。 少不了的“夏至面” 各地夏至的食俗虽然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通的。萧放说,这主要是因为夏至前后,新麦已经成熟,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北京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代时京师家家吃冷淘面,即“过水面”“凉面”。面食胜地山西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南京人在夏至不仅吃面,还吃黄鳝、凉粉、苋菜等时令食物。再往南的广东,夏至食俗也是“冬至馄饨夏至面”,广东人把长面条比作夏至日长长的白昼。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中也写到,在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夏至吃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觉得此时“食汤饼”,然后“取巾拭汗”,可以“面色皎然”。所谓汤饼,便类似现今的热汤面片儿。 在宋英杰看来,夏至吃面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与“猫冬”的冬至相比,夏至时满地的农活,人们更忙,包饺子、蒸包子有些繁琐,相较之下,煮面就很简便。炎热的夏季,吃食也不宜像冬天那样肥甘厚味,夏至面比较清爽,恰好符合夏至饮食清淡的养生需要。 刘晓峰认为,夏至的各种民俗都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体现了古人成熟璀璨的思想结晶,而这其中最根本的精神就是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共生。“古人认为,阴阳四时,是万物之终始,也是死生之根本。因而人要顺应自然之变化,顺从天地之大法。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活得更好。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刘晓峰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
GMT-5, 2024-11-25 10:01 , Processed in 0.0823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