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款8元多出1元,新洲太婆步行1公里送还。1日,媒体相关报道见报引起众多市民热议。当日,记者经多方打听,最终在武汉新洲区人民医院南侧的商业局宿舍楼找到了68岁的王淑兰老人的家。
得知记者要采访她专程送还1元钱的事迹时,太婆颇感意外:“这么小的事就不要宣传了。一块钱很多人都不在乎,但我在乎——这是一个人做人的习惯问题。”
送还一元钱往返花了3小时
下午2时许,记者找到王婆婆的家。阴暗、陈旧的客厅内,王淑兰太婆正为坐在沙发上的老伴整理着衣服。今年已78岁的老伴白凤才由于腿脚不方便很少出门,和蔼的老两口都是外地口音,十分健谈。
王婆婆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事情经过。她说,前日上午,她到药店买药时,发现钱不够,想到存折里还有9元钱,就打算取出来。上午11时,她步行到一公里外的建行凤凰台分理处取出存折中的余款,回家后发现营业员多给了自己一元钱,于是匆忙吃完午饭,下午1点又拄着拐杖前往银行还钱。
一路上老人做着思想斗争,她边走边想:这一元钱到底该不该送去?“银行领导会不会责怪营业员呢,如果给营业员添了麻烦,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但她转念又想到自己在该行取款时,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很好,“如果我不把这一元钱送回去,我觉得对不起她。无论如何要把这一元钱送回去。”
走一走,歇一歇,2点30分左右,王婆婆来到了建行。婆婆称,当时她叫来大厅内的服务小姐,想请她悄悄地帮忙将这一元钱转交给3号窗口的营业员,但没想到还是被几位排队的女客户发现了。太婆还完钱后便起身返家,由于体力不支,中途她多次停下来歇息,待回到家时已是下午4点。为了还这一元钱,她往返共花了三个小时。 临别时,王婆婆一再嘱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请不要宣传了。”
老两口常年患病生活拮据
王婆婆介绍,他们老两口都是吉林人。1957年,白爹爹从部队转业来到新洲商业局工作,次年她也随丈夫来到了新洲,后养育了两个儿子。
婆婆称,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一直对老两口也都十分照顾,但先后下岗,家庭条件也都不是很好。如今两口子在这间百余平米的房内已生活了29年。
由于白爹爹腿脚不便已有四五年了,除了住院以外,他基本上从未下过楼,生活上主要依靠王婆婆照料。王婆婆说,今年他和老伴先后因病入院治疗,加之天气寒冷,最近常感觉胸闷,气喘特别严重,退休金基本上都用于吃药打针了。如果我不把这一元钱送回去,我觉得对不起她。